关键字
文章内容
纸媒会消亡吗?
 
 
修改时间:[2015/08/03 11:07]    阅读次数:[540]    发表者:[起缘]
 

  21世纪是互联网与新兴电子媒体的主导时期,在追随时代潮流的同时,“纸媒体会消亡吗”这个话题一直备受人们热议。我不敢断言未来纸媒会不会被取代,但能肯定的是不管现在还是未来,只要还有一位热爱阅读的人,纸媒就不会消亡!

  从1588年世界第一本有固定刊名的期刊诞生、1665年世界第一本纸质学术期刊诞生开始,在期刊的四百年发展史中,先后经历了1895年无线电的出现、1926年电视媒介的出现、1989年互联网的出现,每种新媒介出现后,都曾引起人们的惊呼“期刊(杂志)要完了”,然而期刊仍然在持续发展。

  据美国广告时代公司(ad age)2011年8月份的调查,美国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富裕阶层人士更喜欢阅读纸质报纸和杂志。93%的受访者喜欢阅读纸质版杂志,86%的受访者阅读纸质版报纸,而只有7%的受访者通过平板电脑等设备阅读新闻和杂志。而在18—34岁之间的年轻富人读者中,88%的受访者阅读纸质杂志,相比而言,只有35%的受访者在线阅读杂志。

  同样,赵毅衡在他的作品《伦敦浪了起来》讲到英国人的读书风气时,曾引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统计数据,1995年世界各国出版书籍种数的排行:英国列第一,101764种,中国第二,100951种,德国74174种,美国62039种,法国34766种。

  英国人热爱读书看报已成为*惯,地铁上、公车上、路旁的长椅以及纪念馆的台阶和阳光下的咖啡馆里,到处可见阅读者们安静怡然的身影。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乞丐读书也成为英国特有的街头一景:有人将手中不看的杂志和《泰晤士报》随手放在乞丐的身边,大多数时候乞丐都会点头称谢,偶尔看书入神忘了还礼,绅士的英国人也会见怪不怪。

  试想世界上有这么一个热爱读书的国家,纸媒会消亡吗?不会!绝对不会!即使全球别的纸媒都消亡了,这里还有市场需要,况且全球也不止一个国家那么热爱阅读。一个喜好阅读的民族,阅读就像呼吸和吃喝一样,近乎成为本能的*性。

  上古结绳记事以及5000年前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发明,最初都是以记载人类的祭祀、占卜、艺文活动而存在的,象形文字的出现不只是代表它所图示的对象,而是在传达丰富的思想、情感等意义。纸媒早已超越了媒介最基本的传播功能,它以其文化传承的特殊性为载体,建立起人与精神文化文明的桥梁,影响着人的生存和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人类还有真正的凝视(而不是浏览)、阅读和思考,还有精神承担和思想传承的需要,纸媒的未来就还在。一句话概括,思想不息,纸媒就不会消亡!

  我们不得不承认新媒体的优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对传统纸质媒介的冲击力。根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纸媒业绩延续了2012年的大幅度下滑,并有向更多公司蔓延的趋势,2013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的整体增长仅为6。4%,低于同期gdb增速,其中报纸广告同比下降8。1%。 另一组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超过6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8。28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化阅读新兴媒体呈爆发式增长。

  对于新媒体产生的冲击,传统资质媒介也会采用现代技术来推动自身的转型,据期刊ctr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很多期刊企业将新媒体业务的重点放在了移动互联网,纷纷推出适合移动终端的app应用、微博、微信,以增强用户体验,增加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包括《三联生活周刊》、《男人装》、《时尚cosmo》、《创业家》等超过200家的杂志入驻微信,杂志种类覆盖了文化、时尚、生活、财经、it等领域,大多数是专业领域杂志,财经类杂志占到了60%。

  各类新媒体平台不仅使期刊内容呈现更加多样化,而且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了期刊产品销售途径的革新。2013年下半年,新浪网利用自身优势和新浪微博平台发起了“杂志订阅季”活动,该活动联合了多家主流杂志包括《人物》、《财经》、《新周刊》、《南都周刊》等,涵盖了科技、时政、财经娱乐、时尚等杂志。这些杂志在官方微博为粉丝设置了订阅入口,同时为粉丝提供了专属的优惠价格,将庞大的粉丝量转化为杂志订阅的用户量。通过微博的线上宣传,打通期刊营销的新路径,并利用“微博报刊亭”实现提升期刊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获得线上订单的双重效果。参与活动的第一批44家媒体通过新浪微博线上营销通道,三周内成交总额达到了百多万元。

  2014年,中国期刊的对外开放朝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目标展开,增加了产品输出的数量,不断探索新的国际化合作路径。从未来走向来看,2015年,图书出版单位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未来期刊将形成全媒体矩阵,形成一个移动化、多元化、国际化竞争的期刊市场。总之,新媒介的出现一般并不会即刻给原有的媒介带来颠覆性的改变,或者是完全使它消亡,而是在长期的共存中,实现竞争性生长、相互融合发展,并伴随力量强弱的变化;是两者共生共存的一个阶段,但最终两者可能会实现有效融合。

   文/李玉良

 
 
 
上一页:倾心
下一页:看得见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