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那一抹灿烂的金黄
 
 
修改时间:[2015/07/31 08:07]    阅读次数:[535]    发表者:[起缘]
 

   那一抹灿烂的金黄

  “金黄色的麦田上惊起一群乌鸦,中弹的你鲜血流在地下两眼望着天涯 。刺目的阳光合上你疲惫的双眼,阿尔的大地成为你最后永远的家。”这位麦田里孤独的守望者永远都不会知道在一个多世纪后,又一位转瞬即逝的天才——海子对他真挚的仰望。

  “如果生活中没有某些无限的,某些深刻的,某些真实的东西,我就不会留恋。”梵高曾经这样说过。纵观梵高的一生,他活着,他画画,他死了,诚可谓生如夏花般灿烂,死若秋叶般静美。无论是在繁华喧嚣的阿姆斯特丹抑或是阿尔小镇,不被理解,不被肯定,不被认可,但我们不能说这便是一种无奈亦或一种悲哀。“黄色何其美”他曾这样说过,因为他一如既往地如他笔下的向日葵一般向往着太阳,为生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辉煌。

  他笔下涉及的教会唯有奥维尔教堂昏黄的天空,他笔下的模特亦不过吃土豆的人儿。一张张扭曲的自画像遮蔽不住一张张痛苦的脸;一幅幅灿烂辉煌的向日葵掩盖不了“才与高更同”却同才不同命的怨;一片片夺目的金色冲破污秽与名利的世俗,一道道夸张的线条承载对教会的鄙夷与嘲笑。放风的人们被四面的高墙挡住了视线,一只蝴蝶试图越过高墙,弱小的身躯未能将自由兑现。太阳的烧灼将他送进了疯人院,加歇医生的高超医术亦无力回天。对爱情的忠贞,终因一百五十法郎,遭到房东的戏谑与嘲讽;再次邂逅的女郎,留给他的亦不过天各一方。命运啊!莫不是也嫉妒他才华横溢,让他背井离乡又颠沛流离?他悲天怜人,却冷漠寡欢;他深谙世事,却依旧我行我素;画布中平易近人,生活中却清高孤傲。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嚣与暗无天日的孤寂,不,上天连“高处不胜寒”的孤寂都不曾给予他,任由画笔飞扬。

   “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周国平如是说,我认为用它来描绘梵高三十七年或迷茫或困顿的人生再好不过。但读罢此书,最令我震撼的却是这位宛若流星般转瞬即逝的天才无数次碰壁却又无数次踏上征程。

   如今的我,相比这位几世纪前孤傲的天才,幸福许多,有着如花似锦的青春与锦瑟年华却仍有阴霾笼罩天空的日子。然而它们对我说来都不可谓不珍贵,哪怕它并非只是花团锦簇,哪怕它不单是风花雪月,哪怕它带着各式各样的风暴。不曾经历平日的疼,尝过素日的苦,怎有银瓶乍破、脱颖而出之时的辉煌?梵高对执着甚至可以以称之谓固执的诠释,让我一直坚信着这一点:或许一直以来的梦想会因种种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但那些立下的誓言与洒下的汗水却在不经意间勾勒出了一幅幅璀璨的图画。泰戈尔曾在诗中说: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成长的道路上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亦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一如生活的阴晴圆缺、旦夕祸福,有着“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逍遥亦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前行途中,我也曾彷徨,我曾迷茫,我曾伤逝。但我终将呐喊为前方的地平线,为心中的愿景,更为一直储存于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梦想。

   回首梵高的一生,人世苦多舛,何处能胜寒?如此自命不凡有如此命运多舛,他终让枪声回响,终结半世离苦,挥手毕生凄凉,让自己埋进三尺黄土。他,宛若一抹灿烂的金黄,向往着太阳,秉承着渴望,追逐着梦想。

 
 
 
上一页:守望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