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十多岁 爱“造反”
 
 
修改时间:[2015/07/25 10:07]    阅读次数:[525]    发表者:[起缘]
 

  在一所大学任教的刘女士有一个女儿,今年上初一。最近她正为女儿的事烦恼: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毕业,女儿一直都是听话的好孩子,是邻居和老师眼里的“乖孩子”。可是自从今年夏天,母女俩就时常产生冲突。比如过去同学邀请她参加某项活动,像爬山、生日宴会等,女儿总是先征求她的意见,如果家中有别的安排,或者因为不放心而不让她参加,她都会服从。现在不行了!上星期几名同学要骑自行车去南部山区玩儿,刘女士不放心,就没让她去。这下不得了,女儿一直闹情绪,摔摔打打,妈妈说一句,她有三句等着,即使妈妈真的生气了,她也不像以前那样赶紧闭嘴。刘女士好伤心:“自己分明是为孩子好,可是孩子却不领情。才12岁就开始抵触家长的管教,再大些,那还了得!”也有的家长说,“孩子最在乎的时同学而不是爹妈!”还有的家长说:“孩子像鞭炮,一点就着,根本不让说!”

  这些现象很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说明孩子进入了第二反抗期。

  出现第二反抗期是正常现象

  其实刘女士遇到的情况许多家长都遇到过,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小学时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了解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就不感觉奇怪了:11、12岁至14、15岁的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顶峰时期,是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也叫“第二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在3岁左右,脱离大人怀抱后,试图自己走路并去探索身体以外的世界,常常用力推开家长的帮助)这时候与10岁以前相比,他们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孩子性情也随之发生变化。

  首先说生理方面,身体各部分发生明显变化。女孩乳房发育、月经初潮、嗓音变得尖脆。男生也开始变声、体毛发生、遗精现象发生。总之这是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阶段。同时随着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积累,孩子的自我意识飞跃发展,从心理上要求摆脱父母的控制。在学业上,这一时期的孩子大都进入初中,中学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与小学有明显不同,许多事要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对他们的要求更高。这激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的感觉,他们开始注重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地位,希望得到接纳和尊重,并开始在同龄人中寻找知心朋友。比起从前,他们翅膀硬了,想尝试自己飞一飞。这是孩子成长的标志,一点都不奇怪,家长不但不应该烦恼惊慌,反而应该为孩子高兴。当他们的存在、他们的意见被家长忽视、个性伸展受阻时,就会出现逆反心理,对家长或老师起而反抗。

  孩子出现逆反情绪和行为属于正常情况,没有反而是不正常的。没有反抗行为,可能是父母过于严厉,自主欲望长期受到抑制而无法反抗,或者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剥夺了他自我发展的机会,没有学会独立思考,即“没有长大”,这岂不更麻烦?据调查,意志力发展正常的幼儿,有84%经历过反抗期,而意志力薄弱的幼儿只有21%经历过反抗期。对成人的调查表明,经历过反抗期的人自主性强,否则往往自主性、主动性缺乏。

  “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

  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地位欲求不满。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随之要求有与成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不再满足于过去的从属地位,尤其反对家长权威式的干涉。比如刘女士的女儿,过去许多事情都是家长帮助拿主意,自己处于从属地位,而现在上了初中感觉长大了,有些事想自己拿主张了。

  二、 观念上的碰撞。通过小学阶段的学*生活,学会了对自然界、社会、人际交往等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因角度不同经历不同,往往与家长产生分歧。他们不理解父母的想法为什么与自己的想法格格不入,不愿意接受家长的观点,更反对家长将观点强加于自己。孩子的看法还很不成熟,具有相当地幼稚性、片面性、绝对性,这是他们浅显的阅历知识所决定的,而这一点孩子恰恰意识不到,这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然他们会因此而困惑,但观念上的分歧却不可避免。

  三、 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这个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从而造成他们对自身对这种情况的不适应。在缺乏准备时,他们要面对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麻烦”常使他们处于焦虑情绪当中。在这种情绪背景下,遇到不满、不平的事,容易出现情绪失控。在外面还爱面子,极力控制情绪,回到家中与父母的冲突就容易发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在成功时禁不住狂喜,受挫时情绪一落千丈。

  四、 青春期烦躁。随着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的发展,出现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欲望,又由于环境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不得不被压抑,就会出现莫名的烦躁不安,不一定有人惹他才这样。这是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能否正确引导,效果可能截然不同。

  总之,处于第二反抗期的孩子有许多苦衷。他们面临心理上的成人感,与机体上半成熟状态之间的矛盾;希望“断乳”又希望精神上获得父母支持的矛盾;心理的闭锁性与需要交流的矛盾;自以为是和常出现的自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长时间受不良情绪困扰,往往会给孩子的性格、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有的还会出现支气管喘息、心脏神经症、肠道运动失调、神经性食欲不振、强迫神经症、厌学等,严重的还出现失足、自杀的情况。

  家长该如何应对

  莫训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理解孩子,转变观念。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认识滞后,只重视孩子半成熟状态而忽视了其成人感的一面,*惯以教育者的面孔对待子女,缺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十二分心对孩子却找不到合适的办法与孩子交流。有位美籍华人心理学家在谈到东西方教育差异时举例:一个美国孩子回家对妈妈说:“看,我考了3分!”妈妈说:“很好!相信下一次会更好!”孩子情绪高涨。一个中国孩子回家对妈妈说:“看,我考了5分!”本期待表扬,结果妈妈说:“别得意!下一次不定怎么样呢!”孩子很沮丧,干什么都没了兴趣。对孩子批评多赞扬少,只怕孩子翘尾巴,却不顾孩子的创造性被压抑。当然,赞扬也要实事求是,有依据。要紧的是,家长的期望值要和孩子的实际相符。

  忌伤感。家长在与孩子发生矛盾后有失落感,有时甚至很伤心:“养了这么大,会飞了就不听话了!”“没良心!”这样的话最好别想、别说出口,至少要克制,从少说过渡到不说。否则针尖对麦芒,激化矛盾,只会越来越糟。与孩子打交道是双方的事,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接受能力。

  不絮叨。把话说到听的人心坎里,你讲的话才有意义,否则宁肯不讲。许多孩子不愿听家长絮叨,甚至反感,家长也应从自身教育方式找找原因。讲究科学有效的方式,不做无用功!但愿每位家长在意识到自己要絮叨时,来个急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