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曾经,现在
 
 
修改时间:[2015/06/07 16:07]    阅读次数:[464]    发表者:[起缘]
 

  席慕蓉于《独白》中说道:“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注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了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如今,这段话仍有浓重的现实意义,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强调“人格的自觉性”,然而“和而不流”却演变成了“和而流之”,继而我们便丧失了个体的生命自主性与独立性。我们一辈子都在摸黑探路,都在奋勇登峰,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赢得他人的满意而已。我们夜以继日的行路,然而走着走着,我们却不知不觉迷失了路途,甚至都已不清楚这一路能走到哪里,以及是为了些什么。

  我认为,这与前不久的一篇阅读“神童诗与功利教育”同属一个性质的。这种现象又何尝不是功利化的产物?尽管我们的初衷是“丰富学识,提高素养,达到成熟”,但是我们的脑海中却始终刻有一个观念“出人头地,让别人正视我,认同我”我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生终极关怀吗?

  余秋雨先生在《十万进士》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们有世界上最惊人的耐心与气量,可以承受最难堪的困厄与屈辱,因为他们知道迷迷茫茫的深处,会有一个机会,然而,机会只是机会,不存在合理的价值选择,不存在人生的终极关怀。所以,即便是在耐心与思量背后,也隐潜着自私与虚伪。”

  如今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走“十万进士”的路?然而进士都已进土,难道这份功利思想还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我们的价值选择是什么?金钱抑或功名?我们的人格选择是什么?利玛窦提倡的“圣徒人格”“绅士人格”亦或“灵修人格”“浪人人格”?我们的人生终极关怀是什么?仅仅是出人头地或位居高位吗?但,这真的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在我看来,我们自始至终都在作茧自缚,以为自己找到了最重要的追求,但这种“他人肯定论”却让我们沦陷进一片泥潭,我们丧失了“人格的自觉性”,走上了一条没有归途的路。毕淑敏的《心灵的力量》中有这样的论述:“人们总是终身困顿在自己的茧里,这是自己的选择,当生命将要终结的时候,人们也许会恍然发觉,世界原本就是一张巨大的茧,而我们从未真正生活过。”

  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个问题:自己到底要什么?为什么依然要以圆润当作成熟?为什么要以察言观色作为处事原则?这种成熟不过是被*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独特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正的自我发现,精神上的结果与丰收。

  我们应该走好自己的路,不紧不慢,哪怕一路走的孤独,那也走得舒心自由。察言观色不应是人生的姿态,这一路的奔波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他人,我们应该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不能因走得太快,而把灵魂落在了后面。

  哪怕这一路没有鲜花与掌声,我们也依旧不能停下脚步,要笑也要笑的灿烂,这不仅仅是梦想的路途,更是思想的修炼,灵魂升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