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孤独者的言说
 
 
修改时间:[2015/05/25 12:07]    阅读次数:[498]    发表者:[起缘]
 

  唐朝大诗人李白在他的名篇《将进酒》里为我们留下这么一句诗: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老实说,我很喜欢这句诗,确切的说应该是它的前半句,短短地七个字道尽了人类历史上所有圣贤者面对现实心里的那份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孤独与悲凉、无奈与惆怅,细细玩味,还真是让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是的,孤独象一个隐形的杀手,隐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它出没无间,随时随地跟随着我们,让我们无处可逃。所以,生活中很多人害怕孤独,甚至是恐惧孤独。一提到孤独,心里就产生一种本能的抗拒,这基本上是每个人应有的条件反射与心理特征。但别忘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种人是不怕孤独的,他们不仅不怕孤独,而且自愿与孤独为伴,默默地享受孤独,享受寂寞,这种人就是李白笔下的圣贤。

  那么,何为圣贤?简单地讲就是人类的精英,杰出的人才。拿实例来说,诸如孔孟庄周、嬴政孟德、龚定庵顾炎武、苏东坡王安石到一代伟人毛泽东、鲁迅,哪个不是生命之花、哪个不是天地间的佼佼者,用李白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就是。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我们应该都知道,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他们是人而不是神,那么是人就一定有人一样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反应,面对不时袭来的孤独,也一样会令他们感到无助和无奈、焦虑和尴尬,甚至有时是挣扎也未可知,这应当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他们为什么能从中跳出来很快就适应了孤独,并且心甘情愿地和孤独在一起呢?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他们将其转化成了一种动力和思维,包括阅读、思考、写作等等。换句话说,孤独在他们那里不仅没有妨碍、牵绊,反而成为释放他们生命的草原,天空和江河。

  笔者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天下凡孤独者都有言说,除上面例举的几位而言,哪个没有自己的言说,又哪个不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的,孤独在他们身上不是没有,相反他们对孤独的体验远远超越普通人的体验,不仅深刻而且进入到了他们的骨髓。他们之所以能承受生命不能所承受的,最根本的原因他们是超人,是智者、是灵长。面对现实,他们有两种选择,要么在沉默中死亡、要么在沉默中爆发。孤独者鲁迅就是后者,他的言说是拿孤独换来的,犀利、透彻、真实、辛辣的文风,不就是孤独在他心里最直接的显现吗?毛泽东也不例外,他的孤独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就象他的思想一样,没有足够的经历、阅历是无法理解的。这两个人都是世间的圣贤,同时又是以孤独者的形象出世入世,对于他们的言说,值得大家去赏析、玩味。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有这么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的,世上的人也好,物也罢,都可以细细分类,王侯将相是一类,平头百姓是一类还有孤独者是一类,当然最后者有可能就出现在其中,毛泽东和鲁迅就是其中的代表和缩影。除此之外,还有民间名不经传的也不可忽略,他们不是隐者,他们就活在当下,他们不是什么圣贤,但孤独者绝对是百分百。他们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盘踞在岁月的角落,面对现实、面对寒夜,只能默默地叹息,默默地思想。将孤独放进饭菜里,一起咀嚼,而后下咽。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思考、有担当也不缺乏勇气和责任,然而,身份、地位、环境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他们能做的只有一句话: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是的,圣贤也好,孤独者也罢,都不是造就的,而是天生的或者说是与生俱来的,卡夫卡、尼采、苏格拉底、梵高、高更、贝多芬、莫扎特、顾准、遇罗克等,哪个不是灵魂的煎熬者和叮咛者,我承认,促使他们孤独的原因,环境的使然的确是一方面,但只是外因,内因是不因外因的作用起变化。记得尼采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人多的地方,反而让我感到更加地孤独。这应该是他发自肺腑的言语,对照其日常的生活情形来看是合理的,当然也是现实的。

  我知道,孤独者不是拯救者、更非上帝,但你还别说,这个世界还真的少不了孤独者,更少不了孤独者的言语,因为有了他们历史才得以前进,文明才得以诞生,社会才有秩序和动力,天空里的星光才不灭。延续到生活中看去,若缺失了他们的存在,人类就生活在黑暗里,看不见光芒,生命就没有家园、只能在荒芜的草丛、沙漠、废墟里打滚无法站立,沦为与动物一样的爬行生命。所以,对于圣贤孤独者,我们时常要抱有敬畏之心,尊重他们,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学*他们,才可以分别为圣,至少灵魂里不会因此而缺失对良知、善恶、是非的判别与鉴定!进一步说,如果你愿意追随孤独者言语或者思想,那么,除了生命的精神品质一定能得到保证外,还能获得一个崭新的自我。

 
 
 
上一页:翠湖-离人
下一页: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