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想以鲁迅先生的狂人日志来命名的,但是擅自使用他人的劳动果实总觉得违背了道德,而且自己也没有鲁迅先生的忧国忧民和思想层次,所以只能说是痒痒的日志,无关痛痒,无病呻吟,对自己,与他人无染。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心情看似舒畅,但人生却处在便秘模式,催促着自己前行,只是再怎么使力,终点仍是遥不可及,因为生病了嘛,懒癌,晚期,别人如是说。 想来很多人跟我一样,为自己都看不下去的德性而找个虚幻的世界来发泄一下内心的情绪,表示对自我的不满,它就是个不满,不是一副良药,懒癌晚期无可救药,有人同意否?明明已经做好了规划,完全具有可实施性,而且也不会太过奔波,但屁股安了家,就想一动不动,在那里挺尸。个人胆小,对尸体总是有恐惧感,可一想到平时抱着手机,除了两眼中间或一轮,还真与尸体无异,文章名称可以改为《尸体的日志》了。有时在想,当思维遇上身体的诟病,就开始向往着猪的圈养生活,那是否只有经历了猪吃喝拉撒的自然状态,才会领会形而上学中人的根本所在。也许最后发现不是懒癌作祟造就了“尸殍遍野”,而是社会的状态让人“无欲无求”。年代不同,人注重的也就不同。倘若是战火燎燃的岁月,我们肯定在现实的鞭笞下,对物质的无尽追求,没人愿意当一头猪,而是遵循着自然界物竞天择的规律。和平年代里的能动性好似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庸庸碌碌到自己都不知道在忙活啥,哪天老天来索命,才发现,原来生命如此索然无味。那时我会将座驾开到轮回高架上的休息区,宁愿看着命来命往,而不是去经历佛祖口中的苦难。 因为自己的职业,*惯进行横向和纵向两个比较。除了纵向的年代关系,还有时代人的行色各异吧。有人愿意踏出去挑战,不管遗臭万年,还是流芳永世,都会让人侧目,我们的褒贬都只是茶余饭后的聊赖,唯一昭显的就是别人自我定义的成功人生。有人只想在安分的轨道上缓步前行,感情的纠葛一直是生活的主角,所谓感情便是人情世故,纵然撒手人寰,还敬业地扮演着一个为情所困的感性人。有人就是精神家园已经富丽堂皇,而生活却在解放前,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我看来,百无一用是这种人,愤世嫉俗不可悲,自己潦倒度日而以恨为生却有手有脚才是讽刺,这种存在我统称为“老天爷的别有用心”……我想我应该刹住车了,刚说与他人无染,而我又在大放厥词,啪啪打脸有点痛。 沉默是金,我总在自己最迷茫的时候以此为座右铭,相信生活的洪涛迟早会将我这份迷茫席卷,但我却忘了,迷茫还在,它只是藏于淤泥之中,哪天再来一次洪涛,又会浮出水面。如今很想将那份迷茫变成养分,种出一江青碧,却没有摸索的耐心。 明明懂了很多道理却还是不能过好一生,有人这样说。 没有烙在骨子里吧,痛了才有知觉,过头了却又麻木,所以有一种行为叫恰到好处,拿捏有度。我笑了笑,痒痒的,大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