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松花江记事——三说环保
 
 
修改时间:[2015/04/20 22:07]    阅读次数:[523]    发表者:[起缘]
 

  松花江记事——三说环保

  从最近的电视节目中得知,国家把黑吉两省的黑土地保护提到了重要位置,而防止水土流失当为其题中应有之义!此举若果,那就不仅仅是保护了黑土地,对松花江及其流域更是莫大的福音。大计之能否落实,其责全在县一级地方政府。此前,这样的命题也曾提出过,此番如何?怕就怕你说你的,我怠我的!

  先说坡耕地。初秋九月,每当我与骑友们出通河城沿公路北行,驻足眺望小兴安岭南麓之铧子山脉时,就会发现,其东,在一派浓郁的苍翠之中,有些地方却似秋风扫过,一片金黄。隐隐约约地,那些黄色还呈现着西南东北走向的条状。这无疑就是即将成熟的玉米地。不是吗!山下能种的地方都抠起来后,人们就把主意打在了山坡!虽然那坡度已接近或已超过了十三度。这是否是个例?其实,这里毁林种地状况还是轻的!如果你乘车过松花江大顶子山水库大坝南行,或沿哈佳高速东行于宾县境内,你就会发现,那里的山与丘,能种地的地方都种上了,远望去,一道道沟壑就像龟裂的伤口刻在大地的脸上。于是,那里的河有雨便水势汹涌,无雨就干涸见底。此前,我总以为这里作为黑龙江中部的人口稠密地区,毁林种地也许是出于无奈,而其他地方或将不然。可我的这一估计却因一次铁力之行而告否。那是前年深秋时节,我和几个朋友从通河出发,沿林泉公路北行去铁力市做自驾游。这是一次翻越小兴安岭之旅,当我们跨过县界附近那座巍然的高架桥,进入铁力境后发现,在那五花已落,林海萧肃的半山之上居然也有许多成片的玉米地。林海深处竟亦如此,实在是太出意料,坡耕地之于龙江怕已是普遍现象。

  次说高山湿地。我这里所说的高山湿地,是对松花江两岸山地草甸的特指。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因工作需要去过几次风山镇,那是一个建在小兴安岭深处的乡镇,一路所见,在那些绵延起伏的山峦之下,在刚刚修通的公路两侧,尽是迤逦不尽的高山草甸,其间流淌着清澈的河水,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沼泽和湖泊。那真是山青水秀碧草茫茫!然而,在数十年后的前年,当我与朋友们旧地重游之时,我惊愕地发现,原先的那些高山草甸已经荡然无存了!在那些或陡或缓的山坡之下,代之的是或大片或小片的稻田,这是多么的可怕!没了那些作为高山与河流缓冲过度地带的草甸,不就没了拦蓄山水乃至山洪的屏障吗!当然,这种现象并不为江北的小兴安岭山脉所独有,江南的张光才岭山脉也是如此,当你乘车行驶于哈佳高速之时,那高山稻田也比比皆是。这就无怪松花江九八年洪水能那般肆虐了!

  再说坝外地。坝外地就是被开垦了的湿地。早年,当松花江沿岸湿地还都是草原的时候,松花江也涨水,有时还涨大水,但土赖草护,黑土流失并不严重。其后,有些地势较高的湿地就被人们盯上并开荒种地筑坝,谓之坝内地。再其后,有些人又瞄上了坝外那些残存的湿地。于是,有司就搞起了什么五荒拍卖,湿地就都成了稻田。于是,十年七汛之下,水土大量流失,松花江也由清转浑。于是,九八年那场大水时,不但坝外地被淹,就是那些所谓的坝内地及其村屯也尽成泽国。

  综上所述,黑土地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当为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