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心,乡愁情 文/草川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 不管我当时身处何方,也不管我当时心情如何,每每听到诗人三毛由自己的诗作而改变的《橄榄树》这首充满着一股淡淡的乡愁和忧伤情绪的歌曲时,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家乡那贫瘠的黑土地和善良朴实的乡亲们来。这些年来,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诗人三毛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还有为了那梦中的橄榄树,毅然决然地去流浪远方,而我流浪远方却是为了什么呢?我非常清楚自己虽然没有像诗人三毛这样如此的雅兴和高雅的情趣,但为了求学,为了工作,也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不得不去流浪。 提起我的游子生涯,如今屈指算来,已经整整20年了。这20年来,在他乡异地苦苦打拼的我,始终无法割舍下家乡的一切,真可谓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唐朝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这样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呀,“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便是游子们思乡之情的真实表白。如今,每遇到节假日,我就好像是着了魔一样,不怕路途遥远,也不怕旅途劳顿,更不怕囊中羞涩,便迫不及待地张罗起回家乡的事来。那份归心似箭的内心满满的渴望,那份急不可耐的回乡心情,那份急于见到亲人的急切心理,就好像是夏天山坡上那疯长的野草一样,一层一层的密密的紧紧地粘连在一起,严严实实地没有一点缝隙地,填满了我那颗原本就装满忧伤的且伤痕累累的心。 不知多少次,家乡的一切老是进入到我的梦中来,虽然每次梦醒后,有些细节回忆起来还是有点朦朦胧胧,但总有些东西印象却是那样深刻,历历在目,难以忘记。比如:老家东面的那片果园、门前的那条小河、村东头的那眼泉、穿村而过的那条笔直的柏油路、通往村子中央的那条小路、村中央那大片的草滩、草滩边那座古老的村庙、庙里那棵高高的松柏树和我那年迈的爷爷奶奶、慈祥的父母亲、熟悉的乡亲们、儿时的许多跟我一样调皮的玩伴们,以及傍晚时分各家各户烟囱里冒出的氲氲氤氤的炊烟、日落时分小伙伴们吆喝着赶着回家的牛羊,还有故乡那蔚蓝的天空、故乡那金色的夕阳、故乡那温情的月亮、故乡那狂欢的纳顿、故乡那神秘的社火,等等,全都好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去。有时候,我仿佛还听到了他们对我的声声呼唤:“归来吧, 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有时候,我还明显地感受到:“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但现在的我却是:“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这首名为《故乡的云》的充满着浓浓的思乡之情的歌曲,曾不知多少回,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深深地触动过我的灵魂,让我情不自已,潸然泪下。这些点点滴滴、大大小小、厚厚实实的乡愁,犹如南唐后主李煜在《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这首词中所写的那样:“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这些乡愁,最终都汇聚成一句话,在我的心头萦绕,在我的耳边回响,在我的脑海中闪现,那就是——乡愁永远是流淌在我心底的那份牵挂。也真是在这些太多的牵挂下,我的乡愁情结越来越多,越聚越厚,正如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中所写的那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尤其是四十岁以后,好像还真应了“人生四十不惑”那句古语,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不是因岁月的慢慢流逝而有所减少,相反却是与日俱增。 大爱无言。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则更加刺痛了我的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每次接触这首诗,脑海中便想起当年第一次离开家乡时的有关情景来。记得24年前夏天的一天,我接到了中专录取通知书。母亲为了在赶上学之前,给我缝制一床新被子和一双千层底的新布鞋,真像诗人描述的那样——临行密密缝。当时,家里没有缝纫机,所以母亲纯粹用手工,仅靠自己的一双手,一针一线的足足熬了好几个夜晚,也不知道手指头上戳了多少个深深浅浅的针眼,也不知或多或少地流了多少滴殷红的鲜血,更不知道一夜之间头上又增添了多少根白头发,才将一床新被子和一双千层底的新布鞋做出来了。而且,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老家正是收割麦子的时候,母亲白天顶着毒辣辣的日头在农田里跟我们一起在割麦子,夜晚则在昏暗的白炽灯下独自一人在为我赶制行装,这其中的艰辛,只有母亲才是最为清楚的。如今,母亲虽然离世已经24年了,但一想起母亲,想起这件事,母爱的伟大竟让我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因为我真的无法再做到“报得三春晖”了。 诗人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可在我的眼里:“乡愁是故乡那一轮圆圆的明月,始终那样温情地悬在我的头顶照着我;乡愁是老家烟囱里飘出的一缕缕炊烟,每时每刻在我的胸膛里悄悄地弥漫开来;乡愁是父母亲终日在地里劳作的身影,不知不觉地时常进入我的梦中;乡愁是游子眼里一滴滴相思的泪花,经常是模模糊糊地打湿了我的双眼。”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一旦想起家乡,我的眼眶里便噙满了泪花,真是“情到深处泪自流”。 乡愁无奈。正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一诗中所写的那样:“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大多数离家在外的游子们的真实写照,这里既包含着游子们当年因种种原因而不得不出门远行的那份无奈和无助,更表达了游子们一朝回归家乡后的那份心酸的感受和感慨。我想,诗人贺知章不仅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而且也表达了全天下所有游子的真实的情感。这情感,虽然是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但又那样的让人魂牵梦绕,而又流连忘返,使人无法割舍,又不随时空而流逝;这情感,就是是游子们一生始终无法割舍的流淌在心底的那份深深的牵挂,这份牵挂便是珍藏在游子们心底的那份浓浓的乡愁情结。游子们不管离家多远,岁月如何更替,也不管身处何地,境况如何,更不管钱财多少,地位高低,心中的那份牵挂始终是绵延悠长,永无止境,就像是滚滚东逝的长江水,虽淘尽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却怎么也淘不尽这无穷无尽的乡愁。多少年来,流淌在游子们心中的这份乡愁,只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可惜的是,岁月的长河已悄然改变了游子们的容颜,留下了被岁月无情涤荡过的种种痕迹。不过,这份浓浓的乡愁情结,不仅一直会悄悄地流淌在游子们的心底,而且还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愈加的浓厚。 啊!我的乡愁,你永远是流淌在我心底里的那一份浓浓的牵挂。这份缱倦的乡愁,永远也不会消失在我的岁月长河里,因为你就是我的根,我就是你的枝叶,根和枝叶是无法分开而单独存活的,它将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