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由猪肉联想到的
 
 
修改时间:[2015/02/20 20:07]    阅读次数:[553]    发表者:[起缘]
 

  谈起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要副食品烹饪材料。可以说,国人对猪肉的依赖程度、消费程度、利用程度,直接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高低,不可谓不重要。

  2011年,意中有幸在北京工作、生活了4个多月。在京期间,因具体负责单位的生活管理,所以,意中经常逛北京的市场,对北京猪肉行情非常了解。有个现象曾让意中百思不得其解,北京的猪肉价格与意中过去见到的完全不一样。北京猪肉最贵的部位是腰盘五花肉,比前槽、后?分别贵1、2元。难道北京人比哈尔滨人乐意吃肥肉?都市人的保健意识这么差么?

  回到哈尔滨后,意中第一时间溜达了早市。经询问,发现哈市猪肉最贵的部位也是腰盘了,只是差价没有北京那么明显罢了。意中还发现一个问题,原来肉联供应市场的猪肉绊子,腰盘最肥的部分在出厂前就直接被剃掉了,而现在却一天比一天带的多了。当然了,肉联的做法无可厚非,不是说市场需求决定销售行为吗?可是从北京到哈尔滨,为什么人们一下子又对肥肉情有独钟了呢?莫非是什么名人又发明了什么健康经典理论,使人们一改旧*?

  为什么意中要说人们又对肥肉情有独钟?一个“又”字,唤起意中对过去艰难岁月的回忆。意中从懂事到工作的十几年时间内,哈尔滨人吃猪肉主要有两个购买渠道:一是每人每月一张肉票,凭票可买半斤猪肉。那时猪肉最贵的也是腰盘,算特等肉,每斤一元零五分。而看不到一丝肥肉的纯瘦肉,是最低的三等肉,售价七角四分,且很少有人问津;二是过春节前,托人到农村购买一元四角一斤、肥肉达到四指宽的肥膘肉。那个年代人们之所以选择肥肉,是因为猪肉的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肥肉相比于瘦肉,因其脂肪含量高,更具香美、解馋的功能。

  但我们都知道,随着改革开放,物资极大丰富。面对敞开供给的市场,为什么明知道肥肉吸入量增加,会导致脂肪摄入过量,极易诱发心脑疾病,人们还要改变饮食*惯去食用呢?

  10月末的一天,意中在逛早市时,偶然看到猪肘品相挺好,就随机挑选了3个。一算钱,不到一百元。记得2010年夏,意中也曾因看到肘子好,挑选了5个,当时是六十五元。简单算一下,一年多的时间,肘子涨了一倍。去年购买时,5元一斤,今年是10元;去年猪肉7元左右,今年最贵买到19元,现在回落了,14元一斤都变成踊跃排队抢购了。

  写到这里,毋庸赘言,其道理就自明了。人们的收入增长还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有限的生活费用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肉类食品摄入量的需求,只能转而求其次,用脂肪量去置换了。由此,导致肥肉的需求量剧增,自然使其价格水涨船高了?

  当然了,对于很多提前富起来的人们,别说肥猪肉了,连肉都很少食用了。但他们毕竟是不能代表社会主流的。

  据讲,为了应对猪肉等涨价,哈尔滨将给予离退休人员每人每月60元的生活补贴。这一举措,深得人心。

  意中高兴的看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我们的国家,已经有能力、有实力、有措施去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变化,给老百姓营造一个安居的生活氛围。当然了,我们也能看到,人们自我调节的速度远远高于政府的应对措施。这说明政府应对变化的机制、系统,还有待于充实和完善。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五日

 
 
 
上一页:由豆腐谈生活
下一页:你不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