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失落的优雅
 
 
修改时间:[2015/01/26 17:07]    阅读次数:[504]    发表者:[起缘]
 

  在文学中,我渴求寻找一种更为笃定明净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真诚。矢志不渝始终如一的情怀。

  看乔叶《慢慢活,慢慢写》获益匪浅,与《文学是一棵树》有异曲同工之处。她说:“慢不是一种写作速度,而是一种写作态度。更是一种淡定悠长内容。文学是慢工出细活的精神事业。”文学是这样一棵树,可像祖母般让我们靠着她的肩膀或是腿上,无条件供我们撒娇,在她的怀抱里,我最大程度地接近了赤裸,接近了真实。她影响不了股市、房价和菜金,像一棵默默向下扎根的银杏。因这慢,我们得以饱满和从容,因这慢,我们得以丰饶和深沉。因这慢,我们得以柔韧和慈悲。 黑暗也是一种真理。有记者对乔叶提问:“写作不应是写真善美吗?写那些假恶丑作品价值何在?”她对此作了有力回击:“阳光下的东西人人可见,有多少值得说的?写作这个活儿,更有价值部分其实是在黑暗中。书写黑暗,往往意味着一种残酷探索。

  是的,一个作家若没有内心深处疼痛足音,永远也体会不到边缘人物生存挣扎,灵魂窘迫,获得悲天悯人的情怀,从而写出惊世杰作。余华《活着》路遥《平凡的世界》都体现小人物的大情怀。作品必须真实,才能撷取人性朴实无华一面。而若完全脱离社会现实而一味宣传所谓“正能量”,追求所谓真善美,更加足显作者内心虚伪和哗众取宠。

  所以,真实作品才能激荡人心。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说谎只为取悦读者的人能夺得一席之地。我们不需媚俗八股,真诚呼唤才是最美好的向导。读六六《蜗居》,笔者得于心,阅者会以意,朴素静气,直达人心丝丝入扣真挚情感,以一针见血的针砭时弊取胜。她写的,恰恰是城市之中蜗居群体,被遗忘的角落。由此见,一个作家要懂感同深受,想方设法经受各种各样苦痛,才能写出惊叹作品。这也是为何“自古作家多磨难”原因。

  乔叶说,她不喜欢诸葛亮,因为他是个完美无缺之人。“真实的人应有血有肉,有缺点有优点,像孔明这样的人生活的太过辛苦,太过不真实,过于无趣。还是喜欢那些有斑点瑕疵更像人的人。”

  看《灵魂有香气女子》,告诉我们,这些所谓才情女子,归根结底不过滚滚红尘沧海一粟,逃脱不了常人普通一面,命运诡谲与煎熬伴随了她们一生一世。

  方方《万箭穿心》通过叙述李宝莉跌宕起伏一生,道尽生活苦痛无奈。“人生是一件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恰如其分,人活着不是沉浸于风花雪月之中,社会就是赤裸裸地道真实。

  重拾失落的优雅,其实是让我们的灵魂更大程度靠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