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乡遥遥,岁月沉香
 
 
修改时间:[2015/01/17 19:07]    阅读次数:[551]    发表者:[起缘]
 

  隔一程山水,故乡,是那心头一缕牵挂,是梦里久久徘徊的地方,是无论你身在何方都会牵挂,念念不忘的地方,是心头最温馨的暖。故乡,就像一条纤纤的绳,一头系着牵挂,一头系着梦乡。

  ——题记

  (一)故乡遥遥,岁月沉香

  岁月,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这条河流里,流淌着青春、往事、喜乐与哀愁。那些故事里美好的,忧伤的过往,都被定格成为最美丽的印记,就像一坛老酒,越沉越香,醉了流年,醉了过往。

  那年背上行囊,也曾遥望过故乡的一草一木,那些熟悉的山山水水,都被我细细收藏在记忆的最深处。细雨绵绵,模糊的不仅仅是视线所及的地方,心头的不舍与依恋,在这一刻是那般的清晰明了。

  曾几何时,乡村的小路上,我早已经不是那个无忧的女孩,我将要去远方,寻找一个属于我的未来。那一刻,渴望、不舍、迷茫、忧伤在心头交织一片。我回头看着那幢老屋,石头砌起的老屋,从没有这般的亲切过。朦胧中,我看见那高高的烟囱,仿佛正凝望着我,曾几何时,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总会引起我最欢快的笑声。门口的梧桐在风中轻轻地,摇摆着枝叶,它是否也知道这一刻的离别呢?沙沙地声响,是它细细地叮嘱吗?多少个岁月,依偎在梧桐树下,细数着蚂蚁搬家的队伍,看着那大片大片的梧桐叶,春去秋来,萌芽、飘落……

  一步一步,脚下是那么熟悉的土地,那声声地呼唤犹在耳畔,那欢快的笑声依旧在徜徉,可是离别就这般不期而至。这便是成长的必然,有人说,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这一刻,我也在深深地问着自己,可有归期,何时还故乡?

  没有人送别,心头是一片伤,不管这里留下过什么,这里终是我的故乡,依旧有着我所有的眷恋与渴望。远处的群山,晨雾还不曾散去,村落间,此起彼伏地传来一阵阵狗叫声。这一刻,竟然不在厌倦,相反,想停下来,细细凝听一会儿,是的,就一会儿。

  就一会儿,就停一会儿,深深地呼吸着这片土地上的气息,听一听这山野间的声音,此去经年,未知的明天,未知的归期。

  远方,是我必须要去追寻的地方,那里,或许没有梦的天堂,但我知道,我必须成长。

  心可以飞多远?心可以隔开千山万水,心可以跨越红尘世事。但是,心,始终有一个地方是永远也无法跨过的地方。

  时光荏苒,当我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时,心中那份澎湃,是随着脚下越来越熟悉的土地而加剧的。山,还是那一座座山,恍惚中,我亦分不清是山矮了,还是我长大了?儿时的记忆中,那山是那般的巍峨,心中充满着渴望,渴望着长出一对翅膀,飞到山的那一边,甚至更远的地方。遥望着青山,这一刻,我清楚明白,山依旧是那一座座山,只是我的心高了、远了……

  近乡情更怯,街道口,昔日那一幢撞瓦房早已经被一幢幢高楼所取代,明晃晃的瓷砖,在阳光下闪花了眼眸。记忆深处,那一声声温馨的叫卖声再次从街头传了出来,“糖葫芦哦!卖糖葫芦哦”……

  这是一条老街,或者应该说是市集。每逢集市,这里来来往往的人,接踵摩肩,叫卖声,吵闹声,小孩的哭闹声,交织一片。那时的我,扎着两个小辫子,总喜欢穿梭在人潮中,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这个想买,那个也想着带回家。手中五毛的票子,紧了又紧,总害怕着一个不小心就弄丢了。

  那时小贩的笑容真的好甜,小丫头,小丫头叫的我都舍不得走了。那时,拿着五毛钱的我,仿佛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一件事情。昂着头,高傲的就像一个公主一般,这里看看,那里瞧瞧,拿了又放下,对什么都有着千般的不舍。如果你要问小时候最迷恋的是什么?那一定就是糖葫芦了。无论是否是集市,糖葫芦的叫卖声,总会在街道上回荡,“糖葫芦哦,卖糖葫芦哦”……

  一大群小孩将卖糖葫芦的哥哥围住,一双双小手高举着,嚷嚷着,我来一串,我来一串……

  岁月远去,如今的小孩,早已经长大,当初卖糖葫芦的哥哥也不知道在何方安了家,市集也不在是当初的模样,唯有记忆里的笑,记忆中的味道,似乎依旧在舌尖缠绕……

  肩头的行囊,似乎越来越重。故乡遥遥,如今的我又一次依偎在你的怀抱,感受着你的脉搏,你的呼吸,感受着你的每一次让我心动的雀跃。乡村的公路早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泥泞,那份惊喜过后,是对于故乡发展的喜悦,还有依稀在记忆深处,烟雨季节里,那个穿着胶鞋,深深浅浅,往返于学校与家园之间的回忆。

  近了,我看见那幢老屋似乎在朝我微笑,可我的眼眸里却溢满了泪水,是激动,是思念。

  近了,那棵高高大大的梧桐树,仿佛也在将我凝望,风中飞舞的枝条,仿佛宽厚的臂膀,正在像我招手,在呼唤。

  近了,更近了……

  (二)一座城代言一座城

  人生的路上,总有着太多让人停驻的地方,而庆幸的是,在外漂泊多年的我,再次回到了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并且可以留在故土的土地上,耕耘生活。

  恩施,我的故乡,这里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清江河在山脚下静静地流淌,山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乐在其中。

  女儿城是这座城市中的新城,是打造出来的一座拥有着土家古色古香的新城,从新城建设好的第一天,我就来到了这里。不是一见钟情的初见,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地爱上这座城的。一座城代言一座城,我很喜欢这句话,这就是女儿城——土家女儿城,一座城中城,一座集旅游、美食、文化于一体的新城。

  再次回到故乡的怀抱,在这座我熟悉而又带着几分陌生的城市里,开始着我的生活。女儿城就像一位姑娘,一半明媚,一半恬静。喧闹时的女儿城,人声鼎沸,熙熙融融,一片繁华。恬静时,微风轻拂着道路两旁的杨柳,杨柳依依,清风自来,心在这一刻会让你忘记尘世间的喧嚣与烦恼。

  城内,有着仿古的建筑园林,让人仿佛走进了古代的庭院一般;有着小桥流水的惬意悠然,杨柳依依,风轻淡雅。这里有着地方特色的民族歌谣,淳朴中洋溢着一份土家人的狂野。青石的街道,没有哒哒的马蹄声,有的是一份自然宁静的心旷神怡。

  走进女儿城,一座完整的吊脚楼出现在你的眼前。黑灰色的木头堆砌而成,两边成小楼状,楼顶用的是黑色的瓦,依着一处斜斜的山坡修建。你可以清晰地看见挂在屋檐的玉米,要是喜欢,你可以顺着楼梯,到吊脚楼上看看。走在木质的楼梯上,定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别有一番喜悦在心头。

  民族节目是女儿城的一个特色,走在这座城里,宽大的街道上,你常常会看看一大堆人围在一起看表演。女儿城被誉为“天下女儿第一城”,而“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青年的情人节,是中国四大民族节日之一。她就仿佛是开在这片土地上的一朵艺术的奇葩,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着这座城市,爱上这座城市。女儿城,正是将这种土家文化沿袭发扬。传统的女儿会一般是每年的七月初九和五月初三,最先发源于恩施大山顶。女儿会的这天,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会穿上自己最喜欢的服饰,早早地来到市集。年轻的姑娘们将自己的山货摆在街道上,等待着意中人来购买,原始的女儿会,其实就是一场盛大的集市,在这场集市里,年轻的姑娘小伙,通过唱山歌的形式表达着心中的爱意,以歌为煤述说着心事。

  女儿城中,有着一个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岁月变迁中,土家人生活一点一滴的变化。石磨、风车、熏腊肉的小屋,在这里都看到。尤其是年底的时候,这里现场腌制腊肉,打糍粑,做桃片糕,做米糖……这些都是记忆中熟悉而又欢快的事情,在女儿城,总是可以清晰的唤醒那些遥远的、熟悉的记忆。

  入夜时分,灯火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眨巴着眼睛。城市,并不会因为夜幕地到来而寂静无声,相反的,精彩才刚刚开始。相亲树下,那一排排坐在那里目不转睛的人们正在看着皮影戏。我只是远远地观望过,看着那块幕布后面动来动去的小人儿,只觉得好玩。在街头的一块大石头旁,闪闪的灯光下,卖糖人的老人正聚精会神的做着各种形状的糖人儿,当然,也有许多小动物的形状。他一直都埋着头,鼓弄着手下的糖人,在他的眼中,这就是一件件艺术品。

  山歌在舞台上响了起来,醉了这山,醉了这水,醉了这城中的人儿……

  (三)杀年猪,吃刨汤

  现代人总说,过年的气氛少了,没有了当初的红火、热闹。可是在我的故乡,在农村里的年味儿依旧,炮竹声声,笑声阵阵,尤其是杀年猪,吃刨汤的时候,那热闹劲儿比起过年毫不逊色

  入冬,还不到腊月,村子里挨家挨户就开始杀年猪。家里老人早早地打电话说,星期天杀年猪。在我们这里杀年猪是要看日子的,据说要那天的日子属牛是最好的,寓意来年养的猪像牛一样大。

  我们头一天就回家了,杀猪的这天早上,我起床时,婆婆早已经把杀猪的水烧的沸腾。两个柴火灶上,两大锅水翻腾着。猪圈里的猪似乎也知道这将是生命的尽头了,一早上就开始哼哼个不停。

  这边准备杀猪,那头我儿子躲在门缝里偷看。爷爷见了,笑着说,来,帮我揪着猪尾巴。儿子听了头摇的像个拨浪鼓,连声说,我不会,我不会。

  说说笑笑声中是猪绝望的嘶叫,我是不喜那种血淋淋的场面的,一般这时候我选择躲在屋子里。

  忙碌中,有听到声响的邻居与亲戚就上门了。要说吃刨汤,比起过年的热闹劲儿,一点也不差。陆陆续续的人到了,遇到天气好的时辰,搬把木椅在院子里,晒着冬日的暖阳,有的磕着瓜子,聊着闲话;有的搬来桌子打着麻将,自娱自乐;有的微闭着眼睛,就这样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自是悠然而惬意。家中的老人们特别喜欢这个日子,咧开着嘴,一杆秤仔细的记录着猪的重量。

  炊烟,随着风打个转,渐渐地消散在乡村的天空下,厨房里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农村的猪,内质比市场的鲜美的多,所以,村里人只要家里有人的,必然自己喂头猪,年底杀了好炕腊肉。

  这小时候,小孩子最喜欢的是将新鲜的肉入味,用竹签串起来在木炭上烤了吃。别看这些孩子小,倒也像模像样的。孩子中总会有个孩子王,叫这个加点火,那个加点盐的,看着他们被木炭烤的红彤彤的脸,不小心抹花的小脸蛋,大人总会叫嚣着,不管他们让他们自个儿乐去吧!这个时候,大人的笑声、小孩的笑声就是这个冬天最温暖的声音。

  吃饭的时候,人们大都十来人围着一桌,没有椅子的,就站着。桌子上,热气腾腾的火锅,各种农家小炒,大家你一筷,我一筷说笑声不断。说起农家小炒,我们这里最有名的就是渣广椒,这个现在可是也有注册过商标的哦!渣广椒几乎是吃疱汤桌子上必不可少的特色菜,我们这的人也爱吃。渣广椒其实就是用玉米粉拌上辣椒,然后放在坛子里,吃的时候将它炒熟就好,是我们这里饭桌上很吃香的下饭菜。

  觥筹交错间,时光见证了村里人的喜悦与满足,没有勾心斗角,只是敞开了嘴吃着,享受着主人家一年来的收获。

  随着客人的离开,主人得将腊肉腌制起来,大概一个星期以后挂到专门炕腊肉的屋子里。一家人,围着火堆,头顶是腌制的腊肉,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唠着一些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