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看破红尘,心无?碍
 
 
修改时间:[2014/09/04 01:13]    阅读次数:[577]    发表者:[起缘]
 

  一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唯有参透宇宙人生的真理,才能究竟解脱。什么是宇宙人生真相呢?

  释迦牟尼在《佛譬喻经》中说:在一个寂寞的秋日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在疑惑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一只老虎紧逼而来。看到老虎,旅人顿时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显然是迷失了方向,旅人竟跑到断崖绝壁之上,他看来是毫无办法了。

  幸好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伸向崖底。于是,旅人便毫不犹豫,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

  老虎见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食物居然逃离,懊恼万分,在崖上狂吼着。

  好感谢啊!幸亏这藤蔓的庇护,终于救了宝贵的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然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海面上怒浪澎湃,在那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它们正张开大嘴等待着他的堕落。旅人不知不觉全身战栗起来。

  但更恐怖的是,在赖以生存的藤蔓的根接处,出现了一白、一黑两只老鼠,它们正在交互地啃着藤蔓!

  旅人拼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儿也没有逃开的意思。

  在旅人摇动藤蔓时,树枝上的蜂巢滴下蜂蜜,旅人将蜂蜜舔到嘴里:“多么令人陶醉啊!”他竟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恐怖境地。

  仔细读来,这是一篇美文,仿佛现代派作品,充满隐喻和哲理。是说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如一个孤独的旅客,在无尽寂寞的人生路上慢慢行走,家族、亲属、朋友……一个个先后离去,变成路边的白骨。你看见死亡,感到疑惑、痛苦和恐惧。但死亡就像一只凶恶的老虎,不断追赶,随时都准备夺去你的生命。死亡把你逼上绝路,上面绝壁,下面是贪嗔痴三条毒龙的地狱。在逃亡的路上,你遇到了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这些让你贪恋的东西。你在贪恋这些东西时得到了片刻的安静,自我安慰着:我还不会死!于是享受起食、色、财、荣誉、睡欲这些如蜂蜜一样甜美的东西。可是白天和黑夜就如同两只执着的老鼠,昼夜不停地啃噬时光的藤蔓……

  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参透了缘起性空和因果轮回,并在一念不生一念不灭的空性状态中看见了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的六道轮回。并把前三种归为三善道,后三种归为三恶道。佛祖又告诉我们,这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的心生出来的幻象。佛曰: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唯有看破诸法空性,才能无畏、无惧、无忧、无怖,摆脱生死轮回,获得解脱。

  有一个系列照片,非常有意思。镜头从百亿光年开始,慢慢拉向千万光年,十万光年,直到人体手上的皮肤,再到皮肤里的细胞,又把细胞放大无数倍。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依次进入眼帘,后人体的细胞,细胞里的原子、电子慢慢呈现。人体内的原子和电子构成的小宇宙和我们肉眼看见的大宇宙何其相似,一样繁星点点,一样美丽神奇。最后作品下留下一句话:我们看见的宇宙是在我们的体外,还是在我们的体内?的确引人深思。原来我们的身体,也全息了整个宇宙!可见我们的身体也是空的。

  佛说:万法空性。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五无心人(探道人)有诗云:无门无派无心肺,无国无教无心人;无有权威无圣人,无有宇宙人与我。读后亦是烟火尽灭,身心俱无。

  二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禅在不言中。悟者自悟,迷者自迷。

  一代名僧南怀瑾云:“斗利争名滚踏行,红尘百丈舞升平,逛庙烧香贪富贵,宝鼎真经几个听!”红尘滚滚,苍生难度!

  有一佛偈说得透彻:“红尘本来未曾有,贪爱之心生红尘。尘不迷人人自迷,迷悟只在一念间。犹如梦中般般有,醒后方知假当真。人生一世空悲喜,生死何曾带一文。无常二鬼司其便,一气不来悔痛心。劝君早日梦中醒,成佛作祖是自心。”佛说明心见心,识心离相,非红尘被你看破,是世人之本来清净不生不灭的真心,见染着了世俗迷惑等种种邪见,故有生死种种无常颠倒。看破红尘,其实并没有红尘可看,执着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心。

  “看破红尘”这一词语并非来自佛学,佛学只说“六尘”。据说“看破红尘”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唐。李白《相逢行》说:“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唐。 杜审言《泛舟送郑卿入京》云:“行舟萦渌水,列戟满红尘”唐。 陈子昂《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云:“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宋。 晏几道《生查子》云:“红尘陌上游,碧柳堤边住。”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是指世俗的人间繁华景象。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讲看破红尘,只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造恶业下堕地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福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只有看破,才能放下。

  看破放下了就会心中无事。俗话说:心中无事天地宽 。到处都海阔天空,自由自在。看破放下了就会心中无物,“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到处都是净土莲华,无有挂碍。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这也就是说,心有无所执,身无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自由自在。山林的穷山恶水,毒虫猛兽,都不能使你烦恼;市朝的繁华喧嚣,人来人往,都不能让心动摇。

  听那中央电视台说小品相声的名家经典名言:什么是幸福?就是我吃肉,看着别人啃骨头!这样的分别心,就是自寻烦恼。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无法看破;而有的人天生就有慧根。有一则小故事,是说一个九岁叫亲鸾的小孩看破红尘的故事:

  亲鸾说:“我虽然只有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要与父母分离?所以,我一定要出家,探索这些道理。”慈镇禅师说:“好!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为你剃度吧!”亲鸾却说:“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究是年幼无知,我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年纪这么大了,你也不能保证是否明早起床时还能活着吧?”慈镇禅师听完,不禁拍手叫好,满心欢喜地说:“对!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就为你剃度!”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戏,谁也料不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今天你腰缠万贯,一夜之间就可能负债累累;今天你高居庙堂,明朝就有可能远走他乡;今天你合家欢乐,明朝就有可能妻离子散。明天和无常哪一个先来?谁都说不准。重要的是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没有当下的奋斗,哪来辉煌的明天?看破其实也是一种进取,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消极。世事洞明,生死看破,宇宙人生真相了然于心,就会抓其紧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办了。学*,工作,事业,解脱生死大事,哪一样不需要我们努力奋斗?如果看不清方向,只会原地转来转去,甚至陷进人生的泥坑里。看破红尘,实无红尘可看。在家居士,在家也是出家。其实只要看破、放下,并无出家在家的分别。

  看破放下,是大丈夫的事业。

  清代顺治皇帝出家佛偈云:天下丛林饭似山,衣钵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朕乃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叁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悔恨当日一念差,黄袍换去紫袈裟。吾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举棋。禹疏九河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将,南北荒山卧土泥。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在人间走一回。不如不来也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每日清闲自己知,红尘之事若相离。口中吃的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栖。莫当出家容易得,只缘累代种根基。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我今撒手归山去,管甚千秋与万秋。

  百年叁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可见清静解脱,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功课。

  三

  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有时候亲情也需要看破,缘来缘去,聚散无常。

  知义法师说了一个子书上有记载与看破放下有关系的故事:卫人有东门(双姓)吴(名)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邻居)曰:“公之爱子,天下无有,今子死而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常(以前)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与向(过去)无子同,臣(我)奚足忧哉!”从这个故事看来,东门先生确实看得破,放得下,不然,怎会不忧伤呢?能这样豁达,定是一个看破因缘和生死的高人。

  我的师长之中,也有一个这样豁达的人。此老师现在退休多年了,甚爱喝酒,每日三餐小酒,雷打不动。他与妻子育有二子二女,子女现在大都从事教育职业。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夫妻恩爱,幸福美满。不料一天,他的妻子患尿毒症死了,我的一个同事闻讯赶到他家,为她妻子料理丧事。进得门去,只见这位高人,独自打一壶酒,一盘腌豆角,一边慢饮,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同事奇怪,问他写什么。他慢慢地答道,写悼词。同事责怪他说:“人还摆在门板上,你还有心思写悼词,喝酒!”高人慢条斯理地答道:“人反正已经死了,酒是要喝的。”其淡定从容之态,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同事多次说起,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笑谈。人之情,淡也如此!

  相传有一寡妇,丈夫早夭,她以教书赚钱抚养小儿,不但教育儿子长大成人,而且送他到国外留学。儿子完成学业后,留在国外上班、赚钱、买房子,也在国外娶老婆生子,建立美满家庭和辉煌的事业。寡妇得知儿子的成就与志愿,心中暗自窃喜,盘算著退休后,带著退休金前往美国与儿子媳妇一家人团圆。每天早晨可以到公园散步,也可以在家享受晚年含饴弄孙之乐。就在距离退休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她赶紧写了一封信给她的儿子,告诉他什么时候她就要飞往美国和他们一家团聚。一想到养儿防老,想到亲戚朋友羡慕的眼光,又算算自己很快就要到美国养老,不觉心中喜悦阵阵。於是,她一面等待儿子的回音,一面把在台湾的产业、事务逐一处理。

  在她退休的前夕,她接到儿子从美国寄来的一封回信。信一打开,有一张支票掉落下来。她捡起来一看,是一张三万美元的支票。她觉得很奇怪,儿子从来不寄钱给她,而且自己就要到美国去了,怎么还寄支票来?莫非是要给她买机票用的。她心中炫起一阵喜悦,赶紧去读信。只见信上写到:“妈妈!我们经过讨论的结果,还是决定不欢迎你来美国同住。如果你认为你对我有养育之恩,以市价计算,约为两万多元美金,现在我添了些,寄上一张三万元美金的支票给你,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写信来??隆!?a href="http://www.duwenzhang.com/huati/muqin/index1.html">母亲读完信,老泪纵横,只觉得一生守寡,从此老年凄凉,如风中残烛,情何以堪!痛定思痛的她,忽然想通了。退休后,想到无事一身轻,於是拿著这张支票兑换成台币,为自己规划一趟环游世界之旅。在旅行中,她见到大地之美、看到各国不同的民情,於是她又寄了一封信给她的儿子。信上写道:“你要我别再写信给你,那么这封信就当做是以前所写的信的补充文字好了。我接到了你寄来的支票,也用了这张支票上的钱规划了一次成功的世界之旅。在旅行中,我忽然觉悟。我非常的感谢你,感谢你让我懂得放宽自己的胸襟,让我看到天地之大,大自然之美。”儿子如此绝情,如果母亲看不破,执着,痛苦,也可能一年半载就气死了,或者自杀了,岂不又多了一个冤死鬼?正因为看破,母亲来了一次潇洒的世界之旅,活得潇洒自在。

  世间的因缘是无根的浮萍,一切都在翻手覆手间变化。亲情、友情、爱情无不如此。只有看破才能让自己在缘聚缘散时保持一份潇洒,留一份淡定与从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看破,所以心无挂碍。看破放下,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中无事日日闲,心无所住时时好。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如闲云野鹤,逍遥天地之间。更有诗云:“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文:性淡如菊

 
 
 
上一页:独处
下一页:黄昏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