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节之以俭,养吾德馨
 
 
修改时间:[2014/09/03 00:12]    阅读次数:[551]    发表者:[起缘]
 

   古语有云: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破由奢”。关于勤俭节约之道,泱泱中华千年史,古今多少勤俭事。上至治国安邦,下到修身齐家,无数古今实例向我们诉说着这一亘古难易的道理: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这一至理名言在千秋之后仍旧闪烁着她智慧的光芒。节约之事,以吾思之,当不分贵贱,不分老幼,*惯于生活琐事,养成在品性之内,洞察一言一行,成就众人之理!

   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才能成就不世功名,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最后终成一代名家,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带领苦难的中国走入崭新的时代等等不胜枚举,古人的事例至今也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这就是有名的房梁挂钱的故事。

   不但古人的士子勤俭如此,就连皇帝和贵族也是这般: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还有春秋名士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由此可见,节约本是易事,只要持之以恒,从生活细微之处做起,时刻提醒,不忘初衷,时日久了,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惯,再然后节约不再是动作,亦非*惯,而是我们人格中的一份难得的品质了。足见节约对于个人是何等重要,那么节约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重要之极。

   战国时代,群雄割据,百年以来,百姓多遭兵祸之劫。大多国家只管骄奢淫逸,贪图享乐,不顾百姓生死。然唯独秦帝国百姓恪守节俭,形成举国风气,上到官宦世族,下到黎明百姓无不历行节俭之举。如史书记载:秦地广袤,风之俭,民之厚,是以路无乞焉。若然秦国如诸国一般,岂不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景象了。哪还能成就千古帝业。相反,在隋唐末年,历经隋初的繁盛昌茂后,高官世族等尽成贪图享乐,不务勤俭之辈,国风如此,焉有不废之理。

   现如今,中国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国家生活得到了莫大改善,铺张浪费之事也层出不穷,中央政府早就倡导人们持节俭之道,行节俭之事,渴望成就节约的国风和名族品质。一国亦如一家一人一般,节之以俭,养吾德馨,才可立足世间。倘若难以做到最简单的事,也就不用提身后的事。节俭算是根基,把握细节,养育自身品德,方可走的更加长远罢!

 
 
 
下一页:走进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