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望过山水,便以为已尽览其风光,尽知其玄妙,这未免是一种误解。对风物造化的观察领略,除了需要好的眼光与脚力以外,还有赖岁月的磨洗与内心的成熟。同是行到水穷处,同是坐看云起时,不同的行者,心灵的湖面自会映印出全然迥异的图景来。 所以,不论是近处的山光还是远方的水色,每次踏访,都该有不同的路径、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收获。山水不变,是时间在变,人在变。 台湾对于大陆游客来说,便是不远不近的山水。说不远,是因为我们曾经欣赏过许多台湾的小说,台湾的影视,它们都或先或后地在大陆风靡过,虽是千岩万壑,关山相隔,但地理的巨大屏障却隔不住两岸彼此挂念的心,于是,海峡彼岸人们用文章圣手,用屏幕里的山水牵动的风声雨声,便传过时空的幽谷,砉然回响;说不近,是因为深山丽泽,其景虽好,可是在远望之余,能俯身拾阶,逡巡其间,一睹青林红涧、梵刹园亭之真颜,抑或投身人水,一亲膏泽而知其冷暖者,又有几人? 于是,两岸交流渐畅的今日,太有必要将台湾的形貌与文化展现,好让更多的大陆人可以从更多的路口,投入这一片浩瀚的美景,在几番尽情的游走之后,收获宝岛的全息景观。 台湾确是中华文化的山海间一处别致的美景。 对于大陆人来说,它曾经完全是“体系”之外的存在,在我们触摸不到的远方,灿烂明灭。台湾风情,带给大陆人们新的精神体验,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血肉之丰富。台湾景色,不再独立于“体系”之外,它使大陆山水获得了一个新的参照,可以相互照鉴,相互依托,互相补充,互相依存。 传统的香炉与亚热带的浓雨,共同薰染交织成台湾景观的精神氛围。这样的烟雨,从台静农的槛外,一直飘到简 的裙边。也有桀骛不驯的精神叛逆,绿岛小夜曲却透露人性的温柔;也有后工业时代喧嚣的人车,笑谑与恼怒依然掩饰不住立体的乡愁。 台湾美景轩昂,淡泊有淡泊的意义,宁静有宁静的来由,解构亦有解构的弦外音。在如潮般袭来的骚动与喧哗中保持独立的精神与昂扬的姿态,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涅 ,也是一种再生。 中国文化寻寻觅觅一路走来,从昔日的庙堂走向今日的人间。在当代的时间中、东方的空间里,完成了向个体化的心灵艺术的蜕变。文化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也不再有什么规范。在不再背负礼教桎梏的疆域里,文化如梦想一般自由。台湾文化保留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情感最自由最直接最真实也最朴素的存在方式,也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当我们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夕阳下,回首几代人心灵的成长与精神的沧桑,我们不会忘记,台湾文化同台湾美景一样继承和发展着中华的文润古风,同样为我们保存着许多品咂不尽的滋味。 认真地探寻一回彼岸文化与胜景,于流动的时间中揽住“永恒”的裙角。是我辈的梦想。在梦想的牵引下,对中华文化精神的回顾与再生,亦是对精神家园的又一次叩访。 2014年,是我台湾行的年度。台湾的风景与文化牵动着我的回忆。当我于此盛夏午后结束这篇赘言之时,连续数日的高温倏然静止,天空湛蓝而高远,让人泛起许多莫名的冲动,让人想迫不及待地拉开房门,将整个身体融化到一片无边的透明风景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