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我们都是旁观者
 
 
修改时间:[2014/08/16 10:12]    阅读次数:[576]    发表者:[起缘]
 

  最近读了许多鲁迅郁达夫的文章,却没有感觉像其他人介绍的那么好,无法去理解。正处在想不通的阶段,一个朋友的一句话给了我想法:“不懂是正常的,因为我们都是旁观者。”

  是啊,在我们无论如何都读不懂一本书,一篇文章时,我们有没有想过,不是我们读得不够多,而是我们本身就无法理解呢?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这种情况,只不过要把意思换一下:“有经历者沉迷于其中,无经历者看得清白无味”有无经历的差别就好比不同时代的人的代沟,如同老人看不懂科幻片,小孩弄不懂样板戏一样。

  朱自清的《背影》,在中国只要是有一点文化的人都知道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里面的父亲,可以看作是一代父亲的典型。但是,当我们这一代人读这一篇文章时,已不会像父辈那样感动,更不用说会哭出来(当然,有经历的说不定会);为什么?因为缺少经历,缺少童年里真正的精神上的爱。现在,城市中的许多孩子,因为社会节奏的加快,导致他们长时间无法接触到在外工作的父母;至于近年来开始被人关注的留守儿童,更是如此,甚至一年都无法与至亲的人见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如何去做一个“当局者”?

  人说:“一部好的电影,是让人身临其境,让观众觉得自己就是主角。”可是,在现在这个社会,这种电影往往也只能让一部分人如此:年轻人不乏有尝试带着自己父母去观看一些3d动作、科幻大片,可结果往往都是一样的:自己看得津津有味,而父母却在一旁电影院的椅子上呼呼大睡。这就是不同年龄间无法跨越的代沟,书,也一样。

  作家写一本书,有时不一定是为了读者,也是为了自己。而这一种,都是他们用心所做;和他们有一样想法经历的人,读了这些书,必定感慨万千,流连不已;而无者,甚至无法理解作者在讲什么,想要阐述什么。所以,一些大作,在一般人看来,索然无味。

  因此,为了减小这所带来的影响(因为不可能消除),常说:‘用心体会’。

  此心,不仅仅是我们的心灵,还是我们在心灵上的经历;用尽自己的想象,把所有拿去体会感悟,让自己变为一个空壳,让书中的文字再次把自己填满。只可惜,人心终究会有残留,再用心,终究也是旁观。

  但是,既然已是一名旁观者,又何不做一名有心的旁观者?至少,我们可以看着书,和作者一起旅行、鉴赏、分析,亦哭亦笑。

 
 
 
上一页:脆弱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