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一轮永恒的明月 作者:渝北中学教师范丽丽 很小的时候,身在新疆的我看着天上弯弯的月亮,幻想着:那远在天边的玩意儿会不会有一天掉下来,掉到我家的菜园里,我就趁机把它捡起来,挂在耳朵上,当耳环。 我把这个奇怪的想法告诉了龙龙,隔壁家的小伙伴,他很赞同。他说:“你戴月亮耳环,忒亮啦!”于是,在每个有月亮的夜里我们都会去院子里看那忽胖忽瘦,时弯时圆的月亮,那月亮总是在天上对着我们微笑,很有耐心的样子,可是整整等了一年,月亮仍旧高挂在天上,没有要掉下来的打算。 后来,大人告诉我们,那是一个遥远的星球,只有很少的身体极其健硕的人曾经到过那里,并且都不能久留。关于这个美丽的星球,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关于嫦娥,关于玉兔,关于桂树,关于吴刚……于是我和龙龙就在听故事的夜晚了解了这世界上很美丽的东西往往离我们很遥远,或许终其一生也可望而不可即。虽然我们奇怪的想法幻灭了,但对月亮的兴趣却一天天浓厚起来。 因为月亮,爱乌及屋,我们喜欢了与月亮有关的所有诗词,从《静夜思》开始,床前的明月光夜夜都来入梦,思乡的情怀也朦胧地在形成,龙龙是上海人,祖辈都在上海行医,开中药铺。我的爷爷奶奶住在四川,在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大山里。我们常常会对着月亮想上海是怎样的?四川是怎样的?当时年幼,我们都未曾回过父辈的故乡。 我们终于知道父辈支边的时间不会太久,他们终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我们也会在小学毕业后面临分别,他随父母回上海,我随父母回四川。 这一别,从此音信渺渺;这一别,从此山隔水长。 一个人一生中可以认识无数的人,可以结交无数的朋友,可是很难忘却童年时的伙伴。他的样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想起童年往事就会想起童年时皎洁的月亮:那么亮,那么弯,那么圆,那么远! 月亮,升起在天上;友情铭记在心间;故乡的概念在我的心里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些生活在北国的日子随着年岁的增长,变成了我记忆中的一个永恒的故乡。 滋养了我心灵的明月曾经照过古人,曾经照过秦关,曾经照过人烟稀少的荒漠,曾经照过征夫游子失眠的木枕,曾经照过离人晶莹的泪花。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诗句从白居易的笔下流淌而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从苏东坡的笔端潇洒而来,月亮啊,你抚慰了多少人间的忧伤;月亮啊,你寄托了多少感情的牵挂! 今天,当我和老公孩子一起在夜风**的空港广场看月亮的时候,六岁的女儿再次背诵了一首永远流传的唐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她稚嫩的声音在夜风里飘得很远,我给女儿讲了我小时候对月亮的种种奇怪的幻想,还有龙龙的故事。女儿听得入神,很好奇自己的妈妈原来小的时候,也那么有趣和遐想哦! 时光荏苒,当年看月亮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拥有了一个活泼好动爱幻想的女儿,当年看月亮的小男孩如今一定为人父很久了吧?他一定会经常带着自己的小孩在那遥远地地方看看天上的明月,遥想从前的趣事,难忘却不可重回的好时光。 月亮啊,你照在家乡也照在边关;你照着我的童年也照着我的中年;你照着孩子的今天也照着孩子的明天;你照着父母的现在,也照着父母的从前!你缺了又圆了,你圆了又缺了,你不断地轮回着,我们每个人就在这轮回中,从幼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从此地到彼地,从故乡到他乡。 月亮啊,你会记得我小时的目光吗?那么地好奇,那么地幻想,那么地渴望,渴望你掉下来,成为我晶莹的耳环。今天,我没有了幻想,只有深深地敬畏。 每每读到张若虚的句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我都会唏嘘不已,是啊,谁能战胜时间?没有什么能在时间的长河里经久不息,终于再次明白:这世界上很美丽的东西终究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不可触及。当童年和与童年有关的一切人、事、物远去了,消失了,它就是心中永恒的明月永恒的美丽,但昨日无法再现。 月亮啊,在你的面前,在时间的面前,我懂得了生命的多情和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