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小屋,屋子里住着一个奇怪的人,那人,会制作各种不同的面具,他制作的面具的独特之处是,他的面具是透明的,戴上之后,外人看不见,但是戴着的人,却可以感受到,而且,屋子的主人,能订做任何人想要的任何面具。屋子的主人打出的广告语是,戴上面具,你能被别人认可;戴上面具,你能遮住心底的秘密…… 从道理上说,面具与真实相背,但面具迎合了一时所需,父母、他人、世界喜欢什么,喜欢你具备什么,比如说,乐观、成功、礼貌等等,而这些,你的心底若暂时没有,但这个世界,又要求你有所展现,你可能就需要打造一副面具,至少,你要走向,打造面具的路上。 屋子的主人说,凡是来打造面具的,都是心里有所欠缺的,或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被认可的,他们想要面具,他们想要被认可。 一、屋子里来的第一位客人 门开了,屋子的主人,又迎来了一位客人。 客人有些不安,他的面部有些羞涩,同时带着几分自责,他小声地,对屋子里的主人说,昨天,我干了一件不道德的事儿,现在我脑子里都是这个事儿,我的心里已经受到影响了,我怕这影响,再暴漏在我的脸上,被别人看出端倪,我现在需要一副面具,把这些遮住。 屋子的主人饶有兴趣地听着,哦,不道德,是什么事儿? 客人惴惴不安,脸上的色彩如同变化的灯光,羞耻的红,自责的灰,痛苦的黑。这个时候,这些都是真实的。 客人说,这些,我不想说。现实生活中,也无人可说。 屋子的主人,轻轻地“哦”了一声,同时舒缓了下身体,以排解屋子里,凝重的气氛,他微笑着安抚,说没关系的。他同时在想,该打造什么面具,把客人的这些,给遮住呢?客人不肯说,他做的事情,有多不道德,那么,这个面具的色度、成分如何把握? 屋子里的主人毕竟是老手,这点事,还难不倒他,略微思索后,便打定了主意。不一会儿,一副炉火纯青的面具,便出炉了。 客人戴上面具后,站在了镜子前,之前羞涩、自责与痛苦表情,都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平静、微笑。 真的看不出什么了,客人满意的舒缓了一口气。同时说道,这脸是自己的,但表情是自己的,也是显露给别人的。这个面具,很好,很好。 客人从镜子里收回目光,问屋子里的主人,你能告诉我,这个面具的成分吗? 屋子里的主人,摇了摇头,同时说,这个保密。 待客人走后,屋子里的主人,开始记录,三分淡漠,三分伪装,三分麻木,一分平静。筑造面具一副。主要功用,遮蔽内心。 二、屋子里的第二位客人 屋子里的主人说,这个世界流行什么,而你所有的,不是主流,甚至与主流相背,那么,你就会被排斥,被排斥到角落,被压抑在心底,甚至最后,连你自己都不喜欢自己了。 那么,该怎样呢?戴上主流的面具,一起狂欢。 屋子里的灯光略显忧郁,客人的影子轻轻地落在地上,略显单薄和寂寥。 我不喜欢我自己,影子停顿了良久,微微动了下,影子的主人,开口说。 你不喜欢你的什么呢?屋子的主人开口询问。 孤独、忧郁、落寞等,客人望着地上的影子,开口说。带着这些,我不被认可和喜欢,客人继续说道。 那么,你想怎样呢?屋子的主人继续询问。 变得开朗、乐观,客人说道。 是这样,面具能掩饰你一些本来的特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你的内心。屋子里的主人解释说。 哦,那就让我看起来乐观、开朗一些好了,客人说道。 屋子里的主人听后,立刻明白客人的用意,一会儿,面具便出炉了。 镜子前,客人看着戴上面具后的自己,露出一个微笑的表情,他正要去见自己喜欢的人,他不想被看见自己不好的一面,有了面具,他就能比较好地面对了。至于内心的感受,他会一个人独自品尝。 待客人走后,屋子里的主人开始记录,三分虚假,三分迎合,三分无奈,一分乐观。造面具一副。功用:成为虚假自我。 三、屋子里的第三位客人 新的一天,屋子的主人又打出了一条广告语。 如果你看别人都很完美,而你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一种完美的,不容有瑕缺的教育,你因为自己的瑕缺,而饱受诟病;你因为自己的瑕缺,内心煎熬。 父母、环境希望或要求你是怎样的,但是,现实你却不是。 你顺着父母、环境希望或要求的目光看去,那么方向说,你要是怎样怎样,就好了。 顺着那个方向,你隐约看到了一个面具。 或许,戴上面具后,会皆大欢喜! 屋子的桌子上放着两杯水,屋子的主人与新来的客人,相对而坐。屋子里是相对安静的,如同杯子里沉稳的水,而屋外,车来人往,喧嚣不息,如同奔流的河水。 我该怎样呢?客人挠头地问,身体陷在椅子里,透露着疲惫,从小到大,无论小事大事,总有一个外在的权威的声音,在对自己指手画脚,然后,自己只能战战兢兢,表现的若符合这个权威的声音,就会得到认可,不符合,就会被批判指责,这个权威的声音,扮演者,是父母,也是老师,有时也是他人。 你有没有感觉到,你的身心周围,有一条框架,这个框架一条边一条边地,把你锁住了,屋子里的主人说道。 是这样,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一种权威,他们希望我是怎样的,但我不是,然后,我就觉得自己不好,自卑又压抑。客人表露着心底的感受。 有没有一种完美的面具,戴上之后,我就能表现的很好,也被大家认可?客人眼中透露着期望。 完美面具,屋子的主人重复了一声,目光盯着眼前的客人,仿佛一下子又看得很远,客人的背后站着父母,站着他的家庭,还有他的亲朋,所有的影像都在发出声音,他应该那样才对,他这样的表现,我们都不喜欢,我们是为了他好,所有的声音,义正言辞而又毫不示弱。屋子的主人顺着那声音指示的方向,隐约地看见一个面具,那面具说,我集大家所愿而成,戴上我,一切喧嚣的声音才会平息。 客人戴上了面具,站在镜子前,对屋子的主人说,我终于戴上了这个面具,我会被大家认可和喜欢的。 待客人走后,屋子的主人喃喃出心里的疑问,他成为了自己,还是成为了面具?屋子的主人开始记录,三分迎合,三分遮蔽自我,三分期望,一分无奈,造完美面具一副。功用:迎合权威;副作用:渐失自我。 四、屋子里的第四位客人 屋子里的主人记录,遮蔽内心的面具,让人淡化、转移内心的真实感受;虚假自我的面具,让人掩饰自我感受,成为被社会环境认可的自己;完美面具,成大众所愿,而非自我所愿……但是,屋子里的主人知道,他制作的面具,具有时效性,只在某个时段有用,过了时效,人还得面对面具背后的自己;还有,面具与自我的本能、内在未必能真正融合在一起,也许,戴着面具的人,也有着面具与本能的冲突,有着面具与内在的不和。 屋子里,又迎来了新的客人。 有时候,我有本能,但我又带着面具,面具让我不能较好地去表达我的本能,但我又不能完全活成面具,而对内在的本能视而不见。这次,是一个曾经被戴过面具的人,又一次来到小屋,面具带久了,他在诉说着他的纠结。 我记得,那时候,你感觉孤独、自卑,你又不懂如何调节面对内心,又无人诉说,所以,你来过一次小屋,戴上了一个遮蔽内心的面具,淡化、断开了与内心的连接。后来,随着成长,你内心本能的欲望、嫉妒、愤怒等内在感受不减反增,你不会去表达这些感受,从而压抑,你想着被认可,又一次来到小屋,戴上了虚假自我的面具。屋子里的人回忆到,接着说,你知道,脱下面具,面对自己,要比戴上面具,不去面对自己更难。 那我要怎样呢?屋子里的客人迷茫而彷徨。 你不用难过,你知道,很多人面对不同的人,都有面具,有时,这是社会所需,这也是一种社会功能。而且,有时候的面具,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使自己免受伤害,这也是一种心理机制。屋子的主人安慰道,接着说,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一面对内,一面对外,内在有着一面,对待外部环境,又有着一面,这也就是双面人。 双面人?客人不解地问,发出疑惑的声音。 对,你知道,人很复杂,人心也很复杂,如同物体是多面的,一个人,可能有很多的面向,而人在选择着,以什么面向,面对自己,以什么面向,面对他人。屋子的主人继续说。 那我如何面对内在本能与面具的冲突呢?就像有时候内心有愤怒,但却又不能向愤怒的对象发火,这时候的面具也许是不在乎、平静的,但内心里却被钩住,计较而放不开了。还有,对内心的欲望,自己能感受到,但却又不容易表露给别人,这时候的面具也许是平静的,但内心却骗不了自己。很多时候,我就在这种本能与面具间摇摆、冲突。我该怎么办呢?客人苦涩着脸,期待地问道。 你知道,内在的自我,自我的感受和欲望是磨灭不了的,诚然,你能用面具遮蔽、转移,但是,你不可能完全地活成面具,你也不可能完全地活成本能,面具是社会化的必要,而自我感受是内心的必要,就好像钟摆,不会只靠向一边,在两边摇摆中趋向平衡。屋子里的主人解释说。 哦,我了解了,我自己像多面体一样,有很多的面向,我也有着本能与面具的冲突与平衡。客人总结地说。 是这样的。屋子里的主人点头说。 待客人走后,屋子里的主人又开始了记录。 完全的本能,是固执自我;完全的面具,是失去自我。 生活是一个舞台,舞台上,有群舞的众生,当人在舞台上的时候,他有了一个角色,有了一个面具,他因这个面具和角色,而融入众生的戏剧,角色是他在舞台上的位置,面具使他忘我地演绎。 众人看见的是他的角色,他所戴着的面具,而他自己,却知道,面具背后,有另一个他;众生背后,有另一种众生。 这世界,有正就有反,有阳光也有黑夜,世界从来如此,人心也很复杂,有另一个小屋,屋子的主人说,也许,我们看起来都很光鲜,都很好。也许,人或有意或无意,戴上了让自己看起来很好的面具,从古至今,面具不断泛化,由最初的面具,到衣食住行等一切可以显现自我的物质,再深入到人的表情和言行,内化成人的认知与自我认识,人通过面具看自己,看他人。只是,人有时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戴上了这样的面具,自己看见的是他人,还是面具下的他人? 面具能掩饰丑陋,但却给不了人真正的美丽;面具能掩盖伤口,但却给不了人真正的快乐。也许,脱下面具,你能看见内心的真实;脱下面具,你能看见自我真实的表露…… 屋子的主人打出的广告语是,凡是想脱下面具的人,都是不再留恋所演戏剧与角色的人;凡是脱下面具的人,都是想触碰自我真实内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