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餐桌上的“慷慨”
 
 
修改时间:[2014/06/04 23:12]    阅读次数:[529]    发表者:[起缘]
 

   餐桌上的“慷慨”

  当餐做上的奢侈饮食文化被誉为慷慨的美称,不知道,你会怎么想?

   ——题记

   原创/冰荷

  2014年,随着国家新任主席上台之后,政府便出台了一系列的节俭政策,整风行动开始在全国各地展开。从宏观上看,似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许多官员因此卸掉了平时春风得意的乌纱帽,落魄的走进了高墙铁丝网内,还有经常被公认的福利职位公务员,在待遇方面也被大大缩水,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叫苦连天。但在这如此强硬的政策实施背后,我们中国人餐桌上的奢侈文化依旧,只不过被换上了另外一个美称——慷慨。

  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会经常去一个美食广场。也许是在深圳经济如此发达的城市里,白天的人们都处在忙碌的节奏中,整个城市除了这五月太阳的味道、大巴的喧嚣,似乎显得格外的安静。但夜幕降临的时候,这个城市便被激活了,变得生气勃勃,街头霓虹四射,各种披着夜色伪装的面孔在大街小巷中来来往往着。美食广场也一样,虽然不是处于城市的正中央,每天晚上都是热闹非凡,座无虚席。来这里的人群举着酒杯、比划着酒令开怀畅饮,那场景好不热闹。

  靠近他们的餐桌,可以看到每一个桌面上的食物都显得那么的丰盛,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爬的,可谓是海陆空三军齐聚,让人看得直流口水。在吃蟹、龙虾、鸡鸭鹅之类的时候,他们直接抛弃中华五千年的筷子文化,用手动粗着,野蛮代替了斯文。撕扯一阵之后,大家高举酒杯,畅快淋漓,真可谓人生一大块事。再细看他们的账单,最少的金额都在三百左右,多的则近千元,也许我们中国人在吃这一方面,钱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在这酒席之间,你还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哥们,你真慷慨,来,大家敬你一杯”,这是客人对做所谓“做东”的人赞称,最后只听见酒水咕噜咕噜在喉咙中发出的沉闷声和空杯砸在桌上时的欢快声。

  慷慨,意为性格豪爽,大方,不吝啬,多指帮助别人的时候所展示的一种气度。现在成为餐桌上的一种酒肉文化称赞之词,似乎大有不妥之处,社会进步的速度把中国的古文化似乎给和谐掉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社会文化演变?

  在深圳的地铁墙壁上,到处都有着这样的一幅广告,名字叫免费的午餐。广告画面上有一群孩子,他们来自贫困的山村地区,最大的年龄五至六岁,最小的才三岁左右,穿着简陋,而脸上似乎因为他们所处的地方缺水的缘故,很脏,一双干瘦枯黄的小手捧着一份简单的午餐,却笑得那么灿烂,让人有种心疼的感觉。在广告的最下面配有这样的一行字:“每天3元,孩子们就可以吃一顿免费的午餐,你我齐参与。”三元就可以满足一个孩子的午餐,这份午餐对于每天晚上在美食城消费上百数千的或者在那些高档场所掷金过千上万的的吃客、玩客来说,是如此的简单与普通。只需三元,就可以让一个生命得以延续,只需三元,就可以让一个孩子活在欢乐的笑声之中,只需三元,就可以给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带去无比的温馨。可是,几倍、几十倍、几千倍甚至过万倍的三块钱全都被浪费在餐桌上,消化掉在肠胃中或者精神上,餐桌上的慷慨真的非同小可,慷慨大方,很有土豪之气!

  有人说,钱是自己的,自己想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旁人无权指责;有人说,三块钱这种小的义务捐赠,哥不稀罕参与,因为捐了之后别人都不知道;也有人说,穷困那是他们的事情,谁让他们没有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与我无关……等。这些观点,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的确有充足的道理,别人无权干涉和职责。但这个社会是一个集体,我们需要强化集体主义观念,而非个人私有主义。都说人间处处有温暖,只要你奉献一点点爱,到处都是山花烂漫的春天。在国家或地区遇到重大灾难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慷慨,平时,我们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也应该慷慨一些,而不是为了让别人可以记住你的名字,让媒体可以为你一夜成名。援助之手,无关贵贱,尽心尽力尽责就好。

  时间累积了时代的更替,科技引发了时代的先进潮流,人类的思想文化不知道是否还保持着当初的纯洁与醇厚?当那些餐桌上的慷慨在没有任何政策的强制下,成了苦难者的天使。以少及广,也许我们的国度才会真正的成为文明礼仪富裕之邦!

  本文版权为原创者所有,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