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窗外又飘起了细雨,忽然间,我又想起了乡下老屋后的那片幽幽竹林…… 古人谓竹为君,天下有许多人都喜爱竹。竹,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追棒的植物,因此人间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爱竹的佳话,吟竹、咏竹、颂竹、画竹的人多的数不胜数。我虽乃一红尘俗子,可我也偏爱竹,呵呵,也许有人要笑我附庸风雅了。 我想,中国文人雅士之所以喜爱竹,也许是因为竹既有阳刚之气,又有阴柔之美,它刚柔并济而不惧风雨,遒劲高洁而虚怀若谷。 记得有首诗是这样说的:“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是的,竹,不矫揉造作,更不哗众取宠,它刚劲,清新,永远都是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竹,正直虚心,坚韧挺拔,不畏严寒,不惧风霜,四季常青,这些都彰显出竹的精神气节和高贵品行。竹有凛然君子之风,也有坦荡浩然正气,因而也衍生出:“梅兰竹菊”四君子的雅称,以及“梅兰竹”岁寒三友之称。竹,以其挺拔青翠,清香袭人,岁寒而不凋的独特风韵和它的精神气节与高贵品行,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和赞颂。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是前人颂竹的诗句。古代诗人郑板桥是这样赞美竹子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从上到下,从枝到叶,从春到冬,从不改一身绿色的初衷。竹,有品,有节,且有志。它可粗俗,也能精细,既能高雅,也甘愿卑微。郁郁葱葱的竹总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幽雅、无欲、淡香的感觉,在我眼里,竹一年四季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古人中虽有人喜欢近水而隐,但更多的是靠山而隐,在山里,隐士们又尤喜欢在竹林边定居,也许他们就是冲着那清幽雅致的自然环境吧,因为在竹林边没有了尘世的喧嚣,没有了什么是非成败,更没有了污浊的空气,有的只是安然和宁静。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爱竹成癖,曾写下咏竹千古佳作:“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这样的诗句充分表达了他的爱竹情趣和心态。还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也是爱竹成癖,据说他每到一个地方居住,不管久暂,他都要叫人在屋旁种竹,由此可见,他的确是爱竹甚深。 竹,不挑剔生长环境,一寸土地,一阵雨露,一丝阳光,它就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竹的种类很多,有楠竹、斑竹、毛竹、紫竹、方竹、罗汉竹等等,竹可谓是一身是宝,它的用途极其广泛,其根可食可雕,其叶可茶可药,其杆可编可造,其枝可扫可烧,生活中,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在乡下的时候,我时常会流连在竹林里,我喜欢竹的挺拔与青翠,喜欢竹的清新与飘逸,喜欢竹的恬淡与幽雅,也喜欢它的超凡与脱俗,喜欢它的不张扬和不喧闹,总之,我喜欢它很多、很多。我一直想,“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那是怎样的一种洒脱和超然的心境啊。 前天休息,我按捺不住悸动的心又去乡下寻找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站在竹林前观望,竹林里的竹子高高地向上伸挺,一派剪破云雨的昂然气概。有风吹来,竹林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竹影在轻风中摇曳生姿,哇!眼前的景象让我心醉神迷……当我静静步入那片幽深的竹林,就感觉到浮躁沉淀,头脑清醒,心如明镜,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清修的世界,所有的愁情烦事都已抛置于九霄云外,红尘所有的纠缠和瓜葛全都与我无关了。我伫立在竹林,轻轻抚摸竹子,与竹子对话、交流,我的思绪滑过竹梢,游走于唐诗宋词之中,那一天我忽然聆听到了古人穿越千年的声音。 当我走出竹林忍不住回眸观望,哦,我发现竹林在低吟浅唱,似在为我送别。 其实,我最爱的是雨中的竹林,尤其是在朦朦细雨中,那雨中的竹林更显青绿,愈发显得妩媚动人,那绿,绿得透明,绿得滴翠,因而那雨竹的风采更加迷人,雨竹的神韵更是超凡脱俗。烟雨迷朦中,竹林会更令人霞思,浮想联翩。在雨中穿梭竹林,无曲而有韵,那绿色的竹林,一经风雨的洗礼和吟诵,便成了古今的美妙绝唱。 说竹为君子,名副其实。“竹有节,能挺立;人有节,能坚毅”,真的希望我们人类也能像竹子一样,学它虚心劲节,正直谦虚;学它不求索取,甘于奉献。 竹,你等着我!我一定还会来看你! 竹——我爱你!我爱你——青青翠竹! ——文:雨袂独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