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旋律故事
 
 
修改时间:[2013/11/12 17:12]    阅读次数:[574]    发表者:[起缘]
 

  任何职业,均是一种时代印记,它所体现的是那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及艺术形式。

  最近听了一首歌,激起我写这篇文章的冲动,对于音乐,我一直是趋之若鹜,遇到好听的歌曲,更是耳不释听,一有闲暇,便随着旋律,细品歌词,仔细品味歌中的浓淡韵味,想要去了解歌者当时的心境,在脑海中思索旋律营造的场景,去回想当时的现实。以音乐来传情,自然表达的是心中所想了。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若于集市,总有一欢笑地方。

  随着嘻嘻的欢笑,我来到了一处喧闹之地,但见众人,或蹲或坐,或站或倚,细观面容,都是关注神情,随着声音的起伏高低,情感的融入做着相应变幻的表情,似乎已经进入声音构筑的艺术世界。众人围观之处,站立一人,一袭青衫,一把纸扇,不需多言,便知其为场景主角,前方一案台,放置一惊木,一壶茶,如此而已,凭借声音及简易乐器,即将众人的思绪带到了历史长河中的某一个片段,有点儿熟悉的言语“话说……上回说到……已是到了生死关头,忽而……这就是……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声音,或高昂、或低沉、或嬉笑、或幽默,说到要紧时,众人不禁竖起耳朵,凝神静听,生怕错过一丝半点儿,说到悲苦时,声音嘶哑,声泪俱下,泣诉连连,众人已是情不能制,泪流满面,无人不悲恸,无人不忧伤,愁云惨淡,如丢三魂,说到滑稽时,众人不禁哄堂大笑,耳不暇接,一片欢乐,祥和之景象。我观众人情形,都是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不能自拔。一声拍案响起,方才梦醒。回到现实,只觉余音绕梁,久久不愿离去。

  以歌中的旋律构建心中的意境,未必能全其意,只是其中的场景,令我想起了一种职业:说书人,最早对其有印象的,是在电视中,小时候曾看过类似的节目,但囿于所知,并非特别喜欢,现在想来,觉得十分有意思。但现在似乎没有了这样的节目。但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却没有消逝,我觉得是在新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相声、快板儿、评书、演讲,都或多或少的延续了说书的特点,只是感觉没有像以前那样的诱人。在历史中,我对说书有印象的,好像源于宋朝,时值小资产阶级兴起,平常百姓之家,也有结余在闲暇时间去享受这种艺术。一时之间、稗官野史、风流韵事、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便相继登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我相信,应该是融入其中,其乐无穷,故而流传到现在。

  如歌词所说:“说不完这人间沧桑,道不尽生死笑忘……话不尽这千古流芳,言不止余音绕梁,故事里留下的思量,总让人向往。”观人间故事,生死红尘,三言两语,岂能说清,但求余音绕梁,细细品味思量,寻得自己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