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眼中有泪,心中便有彩虹
 
 
修改时间:[2013/10/03 11:13]    阅读次数:[627]    发表者:[起缘]
 

   【献给母亲】 有多少生死离别有多少忍辱负重,有多少痛不欲生,却要忍痛活着,含泪活着,只因父母的白发能少些,孩子的笑声能多一些,明天的日子更明朗一些……

  也许,因为它里面包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但如果我不记下,等我有工作那天后,我不知道我的故乡在哪里、母亲又是谁,在大街上见到一个衣服破烂,身体都快要栽到地里,一脸沧桑、满是邹纹,又脏又黑的老人时,旁边的人问我,“那是你母亲吗?”,一个又丑又脏的、捡垃圾过生的乞丐老人,其实,你就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我不敢承认,我母亲怎么会是她呢;

  也许,当我真正懂事那天,做孝子的那天,已经迟了;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朱军《艺术人生》里说到的这句话话:“很多时候想我父母做点什么,今天没有做,说明天再做吧!说不定到明天就成了终生遗憾!今天想到一定要去做,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一定要克服了去做,因为今天不做,也许到明天就会成终生的遗憾!”人的一生,要说长很长,要说短也很短,许多事无法预测,但今天的我会安心踏实的为你过好,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做一个听你话的好儿子;

  也许,你没有理由拒绝,你是我的母亲,但我有证据证明我是你的儿子,是你的骄傲!很多人背井离乡,甚至远至海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追求事业有成,追求前途无量。总是想着等着自己有了钱一定好好的孝敬父母,想着买了大房子就一定接父母来住,想着忙过了这一阵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是不会在原地等自己的。也许,等自己有一天人生辉煌时,父母却已经离自己而去了,让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懊悔。

  母亲,我快就要23岁了,谢谢你对我23年来的养育之恩;母亲,再过一年,我就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但我坚信,不管以后的日子有多困难,我一定要做你最好的儿子,做天底下最好的儿子,谢谢你对我们姊妹四人的养育之恩。

  这个寒假又回了一次家,分别了5个月零6天后,第一眼你们时,给我的感触是:你们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头发又白了许多,身体已渐渐逝去,那个时候,心里才感觉到,也许,没有也许,那些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

  母亲像天底下所有母亲一样坐着那些女人该做的事,生儿养女、家务、种地、教育孩子等等,在这些不起眼的琐事里,正一步步呈现着母亲不平凡的一生。

  母亲,生在大跃进时期,也许她的出生就注定了其艰苦的一生,母亲在家排行老三,一共姊妹五人;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当时重男轻女,外公外婆没有给母亲更早的接受教育,在她再三逼迫下,最后在她十一岁时才作为插班生去读二年级,可以想象十一岁的年龄,没有读过一年级,尽然还能跟上当时的课程,后来又接连跳级读了个四年级,最后初中读了一部书,这就是母亲一生所接受的教育,全部加在一起还不到整整18个月,很多时候,我在想也许正是母亲读了这么点书,也才教育处我们这样的子女,因为农村的孩子,读书多学点知识,是改变命运最捷径的路;母亲,一生总是在为别人着想,年轻时,为了成全小舅当上教师,毅然回家去野地挖野菜卖了给舅舅做学费;后来嫁给了父亲,处处为父亲着想,自己的手就从没有闲过,每天早起晚睡,有时父亲发脾气,母亲总是让着,过了事之后,总是一个人偷偷的多在角落里流泪泪;流泪的时刻,就会想起太多的往事,想起早年生病去世的外婆,想起四十多岁就的癌症去世的二舅,想起我们小时候,想起这个家的过去……

  母亲,今年就54岁了,母亲19岁就嫁给给了父亲,一晃就来到我们家35年了;以前我说过,父亲很小时,爷爷奶奶就去世了,父亲一直是跟着大伯过日子,还记得村子里的老人和我们讲,爷爷这一辈原本我们家是地主家庭,村子里、山上到处都是我们家的地和树,后来家庭变故,父亲只能读到四年级的书就回家,跟着大伯苦工分、放羊等;当时外婆、舅舅们就怕给了父亲,母亲吃苦,所以一直阻拦着,但当时外婆也有仁慈的一面,看着父亲小小就受苦,最后还是把母亲嫁给了他,以至又了后来的我们。

  嫁给父亲后,家里的大伯、大妈和小姨就没有好好对待过母亲(当时姑妈已经嫁出去),他们带着父亲一起周旨母亲,分家时一样也不分给母亲(即使分得一件也肯定是坏的,说不定又要被小姨拿回去),母亲经常对我没说,刚分开家的时候,样样东西都要去外婆家拿,母亲总是三天两头跑的在请偶们家和外婆家的路上……

  后来,母亲生了个男孩子,但他跟着父母才11天就离开了,母亲当时都快要气疯了,因而现在小舅经常对我们姊妹四人说母亲能有今天来之不易,我只知道母亲一生生过六个孩子,但现在只有我们姊妹四人(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和我),至于另外一个姐姐在哪里,我不知道,父母从来也没有告诉我,也许这是我心中永远的痛,还记得母亲说过,当母亲生了三个姐姐后,村里人都鄙视母亲,说母亲只生姑娘,母亲生姐姐时,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姐姐刚好半个月就去外地帮人做活了,母亲在月子里还要起来自己煮稀饭给姐姐吃(当时大多都是吃玉米,我们家里那时吃不起大米,因而只能买点回来给我们熬稀饭补充营养),伴随着着三个姐姐的到来,外婆得病了,还记得当外婆躺在病床上拉着母亲的手对母亲说:“宝宝呀,要是这个是男孩,妈妈对你也就放心了”,然而还没有等哥哥出生,外婆就离开了,母亲做孝子的时候,背上背着姐姐,肚子里还要怀着哥哥,母亲说道这里时,我们相拥而泣,泪水早已滑落,湿透了领巾……

  再后来,有了我,母亲的精神也一天天好起来。父亲也有精神去做事了,但在当时这样一个小家,要同时供养着四个孩子不容易,母亲扶只能靠种地,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早点,什么事冰棒,只有到六一儿童节、元旦节父母才会给我们五角钱,有哪位我们那时最盼着的就是这两个节日能不能早点来临;还有当时父母为我们考虑,吧我们送到另外一个教学条件好的小学,那时要外乡费、教育附加费,因而姊妹四人去报名就要比别人多交400元的钱(可以想象当时一头喂了一年半的大猪也才能卖800多元),当时国家没有这么多补贴,反正当时一个学期基本报名费就要三百多,也许正是这样的条件才教育我们学会节俭,穿的就穿、吃的就吃的好*惯。可是,当这些事情办好时,另一个事情有悄悄的来到的父母面前,大姐小学毕业了,需要上初中了,当时农村还是重男轻女,父母坚决不给阶级上初中的机会,1996年15岁的姐姐被父母喊回家,跟着他们一起劳动,现在想想15岁,一个什么样的年龄就要去地里做和大人一样的事……

  现在,我可以公正的说,我们家姊妹四人中,在学*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很好,而我是其中最笨的一个,只因条件允许了我和哥哥,才有今天这个机会坐在这里,但我们的这个机会是姐姐给的,是他们的放弃给了我们,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自从哥哥上初中起,姐姐就把一分又一分打工来的钱拿给了我们读书,也许姐姐在为挣这些钱的时候挨了老板多少的白眼、多少的气,到姐姐成家时,打工来的所有钱全部被我们读书用了,姐姐只是在结婚时要了父母的200元钱,其余的什么都没有要了,只说了一句“留给两个弟弟读书,只要以后他们知道我是他姐姐就行了”,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现在哥哥有了工作,每次回家都要买许多吃的、玩的给几个外侄们,虽然这算不上什么回报姐姐,但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吧自己应该做的做好,就是对姐姐、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我把这篇文章献给天下所有的儿女们,母亲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千言万语无言以对,没有他们那有我们的今天啊!总而言之,请朋友们好好的孝顺你们的母亲,好好的疼爱你们的母亲,因为母亲是我们最亲最亲的人,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