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偶然的人生遭遇让我接触到了书籍,从来不曾想到有一天我会离书籍这么得近,也从来不曾想到有一天会对书籍如此的顶礼膜拜以至于染上嗜书的*惯。高尔基的“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的心声。随着书籍得阅读,智慧得增加,人却感到越痛苦,小智慧只能比别人懂得多些,妄想也就多些,可却无法摆脱那种欲望与现实的痛苦,唯有更深层次的大智慧才能超脱于痛苦,淡泊于现状。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的爱智慧,就在于引导人们更多地脱离物质欲望思考在死亡大虚无的背景下如何追寻人生的意义。苏格拉底说过:“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幸福的猪,另一种是痛苦的人。我们要做痛苦的人,而不做幸福的猪。”由此我也想到,一个被动顺应命运摆布的人生是容易但浅薄的;一个主动抗争命运的人生是艰难但深刻的。话虽这样说,但人性中天生的惰性和享乐思维时刻在扮演拦路虎的角色阻碍着前进的脚步,以至于成功人士往往寥落星辰…… 前几天刚看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对于成功的定义又有了一些新的见解。人无外乎有两种成功:一种是外在的成功;一种是内在的成功。外在的成功包括名声、权利、财富、地位等,对此我还是比较同意季羡林老先生对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认识,所以此等成功不可强求,如果说我不想要,那完全是典型酸狐狸的心理,如果说我很想要,那倒也不见得,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财富,因为我始终认为金钱是人保持身心自由的工具。内在的成功是人在某个阶段就觉悟了该做个怎样的人,该怎样的生活,具有了自己独立完整的人生观、思想观,内心坚定有担当,并能正视现实和生活,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丧失生活的信心同时葆有一颗积极感恩的心。有时候外在的成功反而会阻碍内在的成功,因为他会为他所拥有的东西而顾忌背叛自己的内心。我想苏格拉底的“一无所需最像神”大抵也就这个意思。 虽然我没怎么见过爱书者,但我道听途说结合自己的经历总结了一些爱书者所具有的特征: 1。爱书者必有一两天不看书就空虚发慌感,有人生虚度之嫌。 2。爱书者必有买书的爱好,一见好书总有想买的感觉。 3。爱书者必有藏书的*惯,家里没个几柜子书谈不上爱书者,除非经济原因。 4。爱书者必有啬书的特征,借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借书。 5。爱书者必有惜书的感触,没有爱书者会喜欢肮脏破旧的书籍,除非它有历史沧桑感。 书籍改变了我的生活*惯和人生轨迹,书籍让我游离于现实和虚无间,书籍也让我体验了人性在文明处竟也有无限的贪欲。人海有涯,书海无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了我活着的信念!我原以为我看书就是纯粹为了想看书,在某种潜意识里却有为自己在世上走过一遭留下痕迹的证明,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虚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