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修改时间:[2013/07/12 08:13]    阅读次数:[678]    发表者:[起缘]
 

  “开卷有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面包,能给我们无穷无尽的营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总之,书既能装点门面,又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何乐而不读呢?

  孔乙己是读书人,他对儒家思想信奉不疑。穷困到极点,还不忘读书人的尊严,整天穿着长衫,满嘴的“之乎者也”。当别人问他,“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他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孔乙己就是一个尽信儒家之学的被封建思想毒害至深的可有可无的读书人,他的命运告诉我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是出自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中的一段精彩文字。他告诉我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可见,读书并非如前文所想象的那样“既能装点门面,又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如果说死读书,读死书,不但不会开卷有益,反而会禁锢我们的思想,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遗憾!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读书呢?

  【不墨守成规,敢于质疑】

  上中学的时候,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中有一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课文注释对“而后喻”是这样理解的,“(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当时,老师采用了课下注释的讲解,同学们也稀里糊涂的接受了。今天重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觉得课文注释对“而后喻”的理解是欠妥的,理由有二。

  其一,仔细研读“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不难发现,“改”、“作”、“喻”的主语都是“人”,而课下注释中“喻”的主语则是“人们”。如果按照课下注释的理解,整句话显然是前后不一的,不管是逻辑上,还是语气上都不能一贯到底、浑然天成。

  其二,文章的主旨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按照课下注释的理解——“人们了解了他”,这与主旨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纵观全文全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痛苦之极,表现在脸上,悲伤之极,发于声音,然后(自己)才明白(人生的真谛)”这不正很好的证明主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遗憾的是,现行课本及许多权威批注仍在沿用“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的有失偏颇的注释。)

  因此,我们读书不能墨守成规,不能一味地相信权威、相信书本,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这样,书才能越读越有趣味,越读越有道理!

  【学会创造,学会创新】

  我们读魏学?サ摹逗酥奂恰罚?渲杏幸欢危?爸畚埠嵛砸婚??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í)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pān)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fǔ)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如果我们按字面去阅读则索然无味。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楫为何是横放的?“居右者”为何“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为何“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若听茶声然”?

  这两个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我们只要用心研读、充分调动我们的想象,不难发现,“居左者”用脚轻轻一挑,本来竖放的船桨倒了下来,正好砸着了“居右者”的右脚趾,怪不得“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原来是他的右脚趾疼痛难忍,嗷嗷乱叫!好一个狡猾的“居左者”做了“坏事”还若无其事——“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妙哉!读到此,我们不觉兴趣盎然,欲罢不能!

  所以,我们读书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毫无创新,我们应该合理发挥想象,让原本静止的人物鲜活起来,让呆板,枯燥的知识亮起来、动起来!

  真正做到“开卷有益”,让书成为我们“进步的阶梯”,让书变成牛奶、面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无尽的营养”,绝非易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013年7月11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