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双季槐的创始人--雷茂端
 
 
修改时间:[2013/07/12 08:13]    阅读次数:[1161]    发表者:[起缘]
 

  双季槐的创始人--雷茂端
  
  王志英 杨望久 雷永元

  简介: 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雷茂端(共产党员、沟东村村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市人大代表),历经18年苦心研究,研究出一种一年能产两季槐米的“双季槐”,较原来国槐收入提高了三十倍。被第十二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博览会列为向全国推广的农业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被山西省林业厅鉴定为“双季槐”新品种,被多家媒体报道,并荣获“中国农村改革百名优秀人物”等荣誉称号。
   2009年,他被选为村委主任后,大抓“双季槐”推广工作,全村栽培面积多达5000亩。到2012年,退耕还林嫁接的1700亩已经进入盛果期,全村仅双季槐项收入450万元,人均7500多元。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地处稷王山腹地,全村574口人,分散在十六里长的八个山庄窝铺的沟崖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稷王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
  沟东,土地脊薄,十年九旱,正常年景下,平均亩收入百八十元。自“双季槐”问世后,一年一大步,到 2012年,全村已有1700亩嫁接的双季槐进入盛果期,仅去年的两季收入就多达450万元,人均7500元。
  每每说起双季槐和村里的巨变,人们都会反复地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双季槐新品种的创始人--雷茂端。
   (一)
  雷茂端, 1978年高中毕业后,先在村里当民办教师,后被安排在林业队里种植果树。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他承包了集体40亩果园,想借《山西5号苹果》的优势脱贫致富。但万没想到,果树刚刚挂果,却因天旱少雨而被泛滥的根腐病扼杀在“摇蓝”里。
  面对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雷茂端苦思冥想,上下求索,脑子里不时自问:难道山里人就不能摆脱干旱的制约吗?
  一天,他望着漫山遍野的自生槐树突发奇想:我们这里的槐树挺立悬崖,郁郁葱葱,经霜傲雪,生生不息;而槐米,又是极缺的中药材,它富含的芦丁成分是心血管病的克星。如果我们能将其改良培育成耐脊薄、耐严寒、抗干旱,同时具有早果、多果、丰产的优良树种,不就成了发财之树了吗?
  但时至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听说过有“早果、多果、丰产”的槐树品种。雷茂端想: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没有先例,我们可以创造;没有经验我们可以实践;任何事物都是由自由王国到必然王国的。敢与美国蛇果相媲美的《山西5号苹果》不就是我们这里农民创造的吗?
  于是,雷茂端自费去西北农大向专家教授学*了树木杂交技术,又跑到陕西的河阳、白水, 山东的烟台、寿阳以及河南、河北、广东、广西等地,采集了许多槐树花粉和“接穗”,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试验。为了筹集科研经费,他贩过药材,卖过血,还被广西一个恶作剧者敲诈勒索……
  面对种种挫折和不幸,他产生了“放弃试验,立地成‘佛’”的念头。可是,当他真要放弃时,却犹豫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志向;看着自己不断提纯复壮的品种;想到沟东村民还在贫困道路上苦苦地挣扎着……,他的意志又坚定了。
  就这样,雷茂端反反复复地试验了18年,终于在偶然中发现了必然,在必然中看到了希望……
  (二)
  那是2001年8月的一天,雷茂端猛然发现实验田里有一棵已经采摘过槐米的小槐树上,又长满了小槐米穗……
  “难道它真能产两季槐米吗?”雷茂端喜出望外。
  从那天起,他寸步不离,一边观察,一边记录,期待着它能成为一种新的品种。直到9月下旬,那株槐树的第二季槐米终于收获。
  但保守思想严重的人们并不认可,他们说:“那只是一种偶然现象,绝对不会成功的。”
  雷茂端却从偶然中看到了希望和光明,他想:“什么品种都是从偶然中发现的,我就不信,有了第一棵,而没第二棵、第三棵?”
  他立即把那棵树上能作为“接穗”的枝条全部削下来,“高接”到自己“退耕还林”的国槐上,一共高接了十二棵树。
   2002年,这十二棵被“高接”的新品种又都生产了两季槐米:第一季是七月十五日前后,第二季是九月下旬。
  希望越来越大,信心越来越足。
  2003年,雷茂端采取了三大措施扩大试验:
  一是把自己的大哥雷茂彦、二哥雷高臻也拉进试验圈里,作为“双季槐” 的推广对象,一人嫁接了二十棵;
  二是又在自己的国槐地里嫁接了十亩;
  三是到了秋天,动作更大:他把双季槐带到杨凌国家农业科技展览会上进行游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非常重视,当即划出30亩地,让他做双季槐旱地高效经济专项实验。
  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不浇水和其它技术手段,实验连年取得成功,得到了杨凌农业科技中心和筹划委员会专家的认可。
  雷茂端高兴极了,和专家们一起为双季槐总结出了四大好处:一是一年能产两季槐米;二是当年嫁接当年结槐米,比普通槐树提前六至七年;三是抗旱性、抗冻性、耐瘠薄性、抗病虫害性强,适宜北方广大干旱瘠薄山地栽种;四是产量高。二年生树两季亩产槐米30多公斤,三年生树两季亩产槐米60多公斤,五至六年生树预计可产125至175公斤。
  随着杨凌农业科技中心的认可,双季槐的声誉越来越高。2005年11月,被第十二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列为向全国推广的农业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雷茂端本人也同其他26位专家教授一起登上国家级的大讲堂——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大讲堂。2006年11月,雷茂端又应邀出席了第十三届中国杨凌科技博览会,并在“中外农民创业论坛”上发了言,他的发言引起了韩国新村运动中央研究院教授、研修部长金允性的高度赞赏。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农业科技报》、《中国绿色时报》等多家媒体也予以报道,并荣获“中国农村改革百名优秀人物”、“山西省绿化奖章”、运城市“热爱运城,共谋发展百名优秀人才”、“运城市第三届农村实用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沟东村村民高票选为村委主任,2010年兼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被选为运城市人大代表。
  (三)
   对双季槐示范栽培的成功,运城市委市政府、盐湖区委区政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2005年,在稷山林业现场会上,市委书记号召全市对五万余亩退耕还林的国槐实施双季槐嫁接改造工程。盐湖区也确定了发展双季槐10万亩的栽植规划。
  面对大好形势,雷茂端决定建立“示范园”。
   回想当初建设示范园,雷茂端感慨万端。他说,“建立示范园需要十几万元,当时我没钱,我就想到了母亲临终时留下来的那对翡翠手镯。那是我家的传家宝,父亲得了半身不遂,母亲没有舍得卖;母亲得了左心衰竭,也没有舍得卖。当时,我跪在母亲坟前,对母亲说,为了胜利完成全市的嫁接改造工程,我只好卖掉翡翠手镯建立示范园了,希望母亲能够理解我,原谅我,起码是不要怪罪我。”
  就这样,雷茂端将他家的传家宝——翡翠手镯,卖了12万元,建起了示范园。
  怎样经营示范园?又遇到了一场不小的纷争,实际上是一场个人发家致富和做大做强双季槐这个产业之间的较量。
  随着双季槐的栽培成功,商机迅速显现出来。有人劝他利用示范园多卖接穗、多卖树苗;有人表示要一次性买断投资;韩国新村运动研究部部长则找他商谈出口事宜,雷茂端都说,“我图的不是个人发财致富,而是要让全村、全区,甚至更多的农民分享双季槐的研究成果,走上共同富裕的小康大道。”
  于是,他利用示范园,积极培养技术骨干力量,大搞社会公益推广活动,无偿提供技术,免费赠送接穗,义务为村民改造退耕还林中的普通国槐,千方百计推动双季槐的发展。
  2003年,在当地群众还不认可“双季槐”的情况下,他首先从身边人做起,先把大哥、二哥拉进来做为双季槐推广对象;2006年,他又在全村动员了13个推广户,嫁接 双季槐 40亩。2007年,他的动作更大,无偿从示范园里提供接穗,义务为60家嫁接双季槐400亩。2009年,他走上沟东村委主任岗位后,审时度势,又提出了打造“天下槐米第一村”的宏伟目标,并以村民雷乙未、雷明歧为组长,组织了两支技术队伍,由雷茂端提供接穗和费用,干了一个多月,把全村退耕还林的1700亩普通国槐全部嫁接成了双季槐。提起此事,雷乙未还记忆犹新,他说:“那时,村里面真是‘疯’了,原来不相信雷茂端能搞出新品种的人,也跑到他的地里削‘接穗’,出外打工的也闻讯赶回来搞‘槐树嫁接’,一时回不来的或没有嫁接技术的和家庭困难的,雷茂端就用自己的钱雇我们给他们嫁接。光工钱,雷茂端就付给我们2万多元呢!”
  现在,人们走进沟东村,就会看到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宅院内外、大块梯田、小块角地、崖边边、埝跟跟、就连大门口能栽一棵树的地方,都栽上了双季槐,总共5000余亩,其中退耕还林嫁接1700亩,新栽3300亩。1700亩的退耕还林嫁接树已经进入盛果期,仅去年两季就收入450万元,全村人均单项收入7500元。
  雷茂端还说,自从 2012年双季槐被山西省林业厅鉴定为新品种后,我们决心更大,除过再开荒栽植外,还要开发槐米加工业和林下特色经济,到2015年,我们的目标是:全村仅双季槐收入达到1200万元,人均两万元。
  沟东之火,可以燎原。目前,盐湖区三路里镇已嫁接改造和新栽双季槐两万亩,上王、上郭两个乡镇也嫁接改造一万亩。河南、河北,以及运城市的芮城、平陆、垣曲、夏县……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山西省林业厅也在沟东建立了“双季槐复合种植示范区”,准备在全省40万亩退耕国槐中推广嫁接。全国已有10个省、50多个县(市、区)嫁接改造退耕国槐10万余亩,栽植双季槐新品种3万余亩,年可创经济效益数亿元。特别是陕西省黄陵县老促会还在阿党镇建立了双季槐种植基地;重庆环林有限公司也在三峡地区发展双季槐两万亩……
  为了满足供应全国性双季槐的接穗和苗木,雷茂端已经在盐湖区上王乡、王范乡建立起示范园590余亩,其中,采穗圃50亩、示范圃80亩,苗圃400亩,竭尽全力为推动双季槐大面积栽植奠定了坚实的苗木和技术保障。
  7月10日,已经进入2013年双季槐第一季槐米的收获期,笔者又去了一次沟东村,只见男女老少都手持钩镰、身跨竹筐、夹着床单等什物上地采摘槐米去了;有的开着农用车,拉回来一辆辆被采摘下来的槐米,倒在大路旁、打麦场、宅院内、大门口、窑洞顶等地方凉晒;客商云集,每市斤收购价格比去年12元多出3元,河北石家庄、安徽亳州,包括本地一家生物制汁公司甚至提出包销包购;群众高兴地说:今年雨水好,结米又早又密又大又实,盛产期面积也增加到2000多亩,我们预计了一下,恐怕今年的第一季收入和去年两季的总收入差不了多少!
  丰收的沟东!喜悦的沟东!欢腾的沟东!
  欢腾中,人们又夸起了双季槐的创始人、他们的领头人雷茂端!
  
  通讯地址 :运城市人民北路四季绿城a区3号楼2单元101《红土地》写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