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悲情三日
 
 
修改时间:[2013/06/10 03:13]    阅读次数:[602]    发表者:[起缘]
 

   87岁的婆婆突然辞世,这消息着实把我给惊住了,因为老人家一向身体很好的,但消息勿容置疑,是儿子电话告知。虽然我和婆婆不住在一起,但毕竟我们做了20多年的婆媳,也就是20多年的家人,所以我还是非常的心疼而且难以接受。好久好久我的心情都不能平静,从班上回到家急忙收拾东西准备去老家。可电话打来,大哥的意思是暂不用回,待第二天银行上班让我取些钱回去急用。此时已是下午六点多了,接下来的时间我都是在无意识中度过的。晚上更是辗转难眠,好容易挨到了天亮,早早起了床,只等取钱回老家了。

   这里我不得不提及让我佩服的婆家人。这是一个在村里算来应该是较大的家庭,四世20几口人,年长的婆婆公公已经接近90岁,大哥大嫂也都是60好几的人了,侄子、侄媳有的是而立之年,有的才新婚不久。这老老幼幼几代的代沟,彼此之间竟然没有拌过嘴,没有闹过别扭,如果用“不可思议”有点夸张的话,但一定算得上非常少见吧。难怪大哥家的大门上总挂着“五好家庭”的牌子!我在小城上班不常回家,可是每次回去一家人一个个都亲切、热情地迎来送往,让我每每都感动不已、感慨万千、无限欣慰!我庆幸能和他们成为一家人,我更感谢他们给我的家人的爱!公公的父爱那么由衷,他会从工作到生活耐心细致地嘱咐一遍,教给我许多为人处世之道和不少实用的生活哲理;哥、嫂、弟、弟媳的情谊亲如手足,家里的大事小情他们总是那么主动,从不推给我们,反而牵念着我们,说在外面不比在家,家里人多有照应, 我们单独在外只要过得好,他们就放心也满足了;尤其是大姐见面用粗糙的大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时,我都要极力抑制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这个家给了我太多的温暖,引起我诸多的思考,也教会了我平和、包容和融入……

   第二天回到家,尽管我算是一个迟到者,但还是一如既往的得到了厚待。周全的公公先是安慰我说婆婆得了急病,但走得安详,没有一点痛苦,然后又罗列了这些年来儿子、媳妇的孝和顺,得出了了无遗憾的结论;令人敬佩的大哥接着向我解释没有给我老家的人送去音信,因为我的俩弟弟都在外地,而母亲也不在老家,大嫂也跟着如此说。他们不但没有责怪我家不来人,反而说要求得我母亲的原谅,让我很是感动和感谢;哀伤的大姐在痛哭的同时没有忘记对我和儿子的问候……

   在迎来、送去吊唁的所有亲朋后,一家人坐下来一起吃饭。83岁的公公仍是不断把好吃的菜夹给他的曾孙,还不时提醒我和我儿子多吃菜;一旁的大姐一个劲的把她爱吃的鸡腿夹给我和我儿子;同桌的二嫂则早早的把水都给我们倒上……虽然我感冒加伤感吃了很少的饭,但心中很是欣慰。

   饭后我们都憔悴地回到了屋里,6月的天气比较热,加上是中午,本来就是午休时间,所以很有些躁躁的感觉。而且家里摆满了办丧事的用品,实在没有能小憩的地方。这时,善解人意的公公极力要我和儿子回城休息,我们不肯,他就坚持,就这样我们娘俩在老人的授意下又早退了。路上我把心意一一说给了儿子,再一次夯实和谐的家庭在儿子心中的地位!

   第三天,婆婆要安葬了,我和儿子5点钟就起床,然后草草的吃了点东西就赶回家去。这一天是最伤心、最难忘也最辛苦的一天,尤其是亲眼看着婆婆的遗体从冰棺移到棺材,不久又目睹棺木一点点被土掩埋的情景,那阴阳两隔的无奈,那诀别的绝望,加上亲人们声声的呼唤,使人真切体会撕心裂肺的痛苦。处在那悲戚的氛围中,觉得像掉进了冰窖,通体透凉 ,整个人被冰封了一般。在亲友的极力劝慰和开导下,一行人拖着沉重的双腿有些不舍地离开了那片凄凉地。

   婆婆的丧礼办的顺利而且满意。那天我做出了一个踏实而正确的决定——包揽婆婆的丧葬费用,这决定聊以慰藉未能对婆婆临终尽孝而遗憾的心情。哥哥和弟弟都说不行,要分担,因为母亲是大家的;在我的坚持和说服下终于如愿。虽然我拿出了钱,可心里却是无比的轻松和舒坦。是啊,人心是一杆秤,能掂量出分量,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美德又回馈给他们了!

   婆婆走了,让一家人饱尝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让我再度感受了这个大家庭的融洽、和睦,也让我更加珍惜来自这个家庭的无以伦比的温暖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