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面对乞丐
 
 
修改时间:[2013/06/07 07:12]    阅读次数:[657]    发表者:[起缘]
 

  乞丐是个很古老的职业,自古已有,于今为烈,也算七十二行之一吧。从古代的乞丐到洪七公的丐帮,都是有自己的一套严格的规则。所谓盗有道丐亦有道,以前的乞丐并不像现代的乞丐一样直接乞讨,而是多多少少绕上一个弯,譬如唱个莲花落或买弄个小手艺,现代乞丐实际上已经撕下最后一块遮羞布,利用人们的怜悯和恻隐之心换取同情和食物,赤裸裸的要钱吃。

  乞丐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从传统观念和积善行德的角度,人们大多施以援手,然而从宏观上看,对乞丐的施舍无疑是在助长不劳而获行为的滋生。对乞丐的救助因是国家的行为,作为个人是没有这种责任和义务的。都市的街头,蓬头垢面鹑衣百结的乞丐像皮肤上的疥疮,令人恶心,我们不去探讨这是谁之过,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阻止“疥疮”的蔓延。

  我绝不是在倡导铁石心肠,而是社会的发展需要“铁石心肠”,对弱者的过分同情和救援会将强者拖弱甚至拖垮。退一步讲,施舍行为仅仅是在输血,而非造血,这种输血不但不会激励弱者的造血机能,还会使其减弱,吃惯了嗟来之食,就除了伸手张嘴别的什么都不会了。而这种施舍显然是在鼓励不劳而获,鼓励更多人加入到“丐帮”中来。缺乏同情心和恻隐心的民族显然更趋于兽性,但弥漫着不思进取和不劳而获气息的民族也永远不会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拒绝向乞丐伸出援手,我想这不是藐视,不是铁石心肠,不是视而不见,而是在张扬一种理念和精神,是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更理性的俯览这种社会现象,号召人们摒弃妇人之仁。

  当社会群体纵容某种现象时,这种现象就会蔓延开来。从经济学角度看,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在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不付出任何的成本而有所收益,于是有的人就选择了这个职业,什么也不用干,只需要在街头伸出脏兮兮的手即可。可是天下真的有免费的午餐吗?绝大多数人不愿意为之或不屑为之,因为做乞丐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首先要牺牲卫生*惯,有洁癖者干不了这行,有的还有自残身体以博取人们的怜悯,更重要的是牺牲尊严,这在一般人眼里是最大的成本,所以这个社会虽有乞丐,但更多的人的选择是:宁可饿死也不要饭。

  乞丐这一群体的构成很复杂,有些是以此职业掩护行为诈骗之实,有的是受人胁迫,也确实有因受到胁迫或生活困难而沦入此行的。不加区别的一概施舍,说不定一不小心就当了东郭先生。当你把一枚硬币或一块面包放进脏兮兮的小手中,自以为做了一回善人时,可能不远处的广告牌后,有一个人正露出狰狞而得意的微笑。一个发育成熟的社会应是政府或慈善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让每个老百姓面对乞丐。

  乞丐的表象是示弱,实则在示强,死缠烂打强拉硬要。以残疾、苦难和肮脏为武器,向善良的人们勇敢出击。霓虹闪烁的都市街头,有乞丐在我面前昂然走过,所以我的选择和那位著名女作家一样:面对乞丐,我坦然走过。

  作者/陈立军

 
 
 
上一页:纠结的我
下一页:我陪你去吧!